自贡自流井区发力甩掉贫困村“穷帽子”
(曹湘黔 记者 毛春燕) 7月24日,记者走进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干塘村1组的葡萄采摘园,园内夏黑、红提、金手指、玫瑰香等10多种优质葡萄缀满棚架,可谓色香诱人。“哇,这种葡萄又大又甜还没有籽,安逸!”葡萄园深处人头攒动,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干塘村党支部书记杨富贤告诉记者,过去由于缺水,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旱山村和贫困村。2013年投资996.99万元在干塘和叶合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新建100立方米沼气储水池10口,沼液引水管道3000米,产业道5.5公里,物理杀虫灯10套,集中成片发展葡萄园317.26亩,并全部实现了沼液自流灌溉,建成花卉苗木产业园439.49亩。
目前,该村葡萄产业园已初投产,成熟季节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光,体验采摘乐趣。“2013年每亩补助2050元,扶持我种葡萄3亩,今年开始投产向游客开放采摘,每公斤40元,预计今年的葡萄收入能达到2万元左右,明年进入盛产期后,每年葡萄收入5万元没问题。”贫困户杨德方心里乐开了花。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多数为因病或因残,过去是‘输血式’扶贫,结果是年年扶贫年年贫。”自流井区扶贫办主任张维纲告诉记者,去年6月,该区通过摸底调查建卡贫困农户1703户、4586人。为达到“扶贫一户脱贫一户巩固一户”的目标,区扶贫办实施“因才施扶”策略,区别不同农户致贫情况,切实把贫困户致贫原因与专项扶贫相结合,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新村建设、能力培养、生态保护”五大扶贫工程。
通过实施五大扶贫工程,自流井区新建村道水泥路33.1公里,打通断头路公路4条、全长16.7公里,加固危桥3座,新建和整治了一批山坪塘、储水池及水渠,逐步解决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产业发展上,该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贫困村新发展葡萄园、草莓园、桃花园等种植基地1000余亩,新建水产养殖基地300多亩。
为发展绿色旅游、休闲旅游,自流井区先后举办了“玫瑰李花赏花节”“玫瑰李采摘节”“葡萄采摘节”等活动,既提高了该区乡村旅游吸引力,又促进了该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保障了贫困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实现了土地租金加就地务工收入,为减贫致富搭建起宽阔平台。
在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自流井区把拆旧建新与危旧房、贫困家庭住房改造有机整合,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并以贫困农民增收为目标,培训5731人,实现就业4586人;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扶贫合力。
“通过多项措施,全区2014年脱贫459户1218人,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962元;2015年计划脱贫842人,力争2018年消除建档贫困户,2019年、2020年重点巩固扶贫成果,消除动态贫困户。”张维纲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