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老人们的好儿子孩子们的好父亲 十几年如一日
——记大安区公安分局高硐派出所民警校君
四川在线消息(余在科 记者 胡容)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难的事在自贡民警校君身上,却是那么平常的事。
“校君”这个名字,对于自贡市大安区高硐棚户区的群众来说,耳熟能详。一个以“我为人人”为本的普通党员,群众心中的好警察,老人心中的“好儿子”,孩子心中的“好父亲”。张奶奶家太穷买不起风扇,校君掏钱为她买了空调;蔡婆婆家儿子找不到工作,校君帮忙联系工作;余奶奶膝下无儿女,他如儿子般悉心照顾……
老人们的“警察儿子” 无微不至10余年
校君是自贡市大安区高硐派出所的一名负责刑侦的民警,出生在哈尔滨,几岁时随家人到了自贡,说着一口流利的自贡话,没有一点东北口音,骨子里却是一个东北汉子。1983年应征入伍,1986年回到自贡在大安公安分局大安街派出所工作,后来调大安分局刑警大队、禁毒大队工作,2006年被调到高硐派出所,一直工作至今。 多年的基层民警工作经历,让他和辖区群众成为了一家人。在许多老百姓心里,校君是比亲儿子还亲的“警察儿子”。
“抓小偷、调解纠纷、治安巡逻……看似是小事,但对于群众来说就是大事,是基层民警的天职。在平时最普通的工作中,总能遇见了不少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有的没有子女,有的子女不在身边,很多事情老人都无法去做,有时间的时候,我就过来帮帮忙,看看她们缺什么。”校君说。
3月13日下午,在校君的引路下,记者随他一起去看望这些老人。趁记者不注意的时候,校君去店里买了几盒饼干,笑眯眯的说:“买去给他们当早餐吃”。原来,每次去看老人时,校君都会都买点东西去。冬天到了,谁家缺被子,他就买床被子;老人都缺钙,他就买些钙片,有时候买些大骨头去给他们熬骨头汤喝;逢年过节,买点米、油、肉之类的。车子经过狭窄、凹凸不平的道路,一会儿到了一处老房子前,房子是上世纪的土木结构。校君说,蔡淑琼,已经88岁了。据校君介绍,蔡淑琼有两个儿子,那年她的大儿子犯了案,到家里来抓人时,发现这家人很困难,于是开始帮助她家,经常来看看老人。
还没进屋,蔡奶奶听见校君的声音便走出来紧紧握住校君的手不愿放开,就像见到很久没回家的儿子那样。“蔡奶奶虽说88岁了,听力很好,说话也很清楚。”校君说。
“他是个好人,经常来看我,还给我送好吃的,我生病了他来照顾我,我的小儿子智力不好,找不到工作,校君又帮忙联系了份打扫卫生的工作。我的事啊,校君做得比谁都好,时常都惦记着我。”
以心换心 身体不好急得老人团团转
“幺儿嘞,你好点没哦。”采访当天,一名老人赶到派出所,非要找校君。这名老人是袁淑兰,82岁,身体硬朗。前阵子校君因腰椎病住院,但却瞒着她,今天才听人说校君已经出院上班了,所以急匆匆跑来,看他“好点没”。
“她就是我的亲儿子”这是袁淑兰一直念叨的一句话。在辖区走访中,校君与袁淑兰无意中结识。袁淑兰的儿子、媳妇都有病,因此都没有工作,一家人生活困难。校君没事就会买袋米、买桶油给他们家送去。有一次,大冬天,袁淑兰正准备洗澡,恰逢校君上门,袁淑兰念叨了一句:“好冷。”第二天,校君就买来热水器,指挥工人将其安装好。袁淑兰有高血压,受不得热,校君自掏腰包为其买来空调,又拍老人吹太凉,细心地又为其买来风扇,让其“换着用”。“他给我买的都是最好的,便宜货不得给我。”袁淑兰笑称,他帮我不是一两天,而是6、7年了,哪个做得到?
“好几年前,校君办案时看见我用针线缝补破损的棉被,怕我眼睛不好,扎着手,就给我买来崭新的棉絮;衣服破了,也要给我买新的;我前年生病了,他在病床上没日没夜照顾我……”袁淑兰称校君为自己一家做的事太多太多了,自己根本说不全。她说“校君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能对自己这么好吗?”
据了解,每年春节,校君都会把他帮扶的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中,自己为他们做饭团年,让孤寡老人们感觉到春节的热闹,家人的温馨,社会大家庭的幸福。“校君这‘儿子’可当的时间不短咯!这一当就是十年。帮助贫困老人的这些事儿,我们从来都不晓得。有次派出所维修房屋,剩下了一些不用的木材,校君还悄悄的把这些木材收集起来往老人家送,我们才发现的。”派出所一民警这样告诉记者。
孩子们的“好爸爸” 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帮下去
除了是老人心中的“好儿子”,校君还是三个孩子合格的“爸爸”。据悉,1997年,校君违反纪律,被单位降级处理,罚他去守大门,每个月领着600元的工资。朋友见他困难,主动掏钱给他用,但出于面子,校君没有接受朋友的帮助。
“当时为了养活妻子和孩子,我趁着空闲的时间去跑‘两轮’、当‘棒棒’、去工地当苦力,只要是能赚钱的活都接。那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日子,偏偏在这段苦难的日子里,妻子因病去世了,留下一个女儿呆在身边。”讲到这话时,校君脸上满脸的悔意。校君说:“当兵的人性格很直,再加上东北人的性格,我这辈子真的是吃了不少亏,如果当初没有违反纪律,我现在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面对工作和家庭上的双重打击,校君挺起胸膛,积极面对,在妻子死后,校君还领养了两个女儿,一个父母双亡,一个父母犯法进了监狱无人看管。
亲生女儿排名老大,现在在北京教书;二女儿现在在上海一家舞蹈学院教舞蹈;三女儿现在还在读初中。说到这里,校君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已经供出来了两个大学生,还差一个,我就解脱了!但是老三不是读书的材料,我准备给她筹点钱,等她不想读书的时候,让她自己去创业,或者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只要他们好好工作,做一个合法的公民,我这辈子就没有任何遗憾了。”
除了养大三个女儿,校君还默默资助10余名孩子上学。在这些孩子心中他就是一个“好父亲”。他用无私的爱感动着他们、激励着他们。
“只要生命不息,我就要帮下去。”校君说。“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但现在压力小了,大的两个女儿都不怎么担心了。我也从不打牌,输了钱划不来,我宁愿帮助别人。除了家庭的必要开支,省下来的钱,我都不会浪费一分。”
记者手记 :校君的事迹中没有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从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却可以看出这位老同志十几年如一日、把全身心献给群众的可贵精神。在谈到是什么动力让校君十年来坚持帮助这些贫困老人时,校君说“雷锋精神,一直是让我坚持帮助困难的老人,只要生命不息,我就要帮下去。”数不清他帮助了多少老人,但他坚持了十几年。“雷锋精神”四个字,真正像校君这样在基层默默奉献的又有多少呢?校君为这些困难群众带去的不仅是物质,也让他们树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