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我在基层第一线,我是当事人”

23.04.2014  11:17

——自贡中院“我在基层第一线,我是当事人”活动纪实

   四川在线自贡频道消息(安妮亚 记者 胡容) 当法官不容易,做当事人更难啊。”在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自贡中院)开展的“我在基层第一线,我是当事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的座谈会上,参加体验的16名法官纷纷发出感慨。

  近日,自贡中院青年法官法律研究会开展了一项特殊活动,即中院法官在不告知任何人民法庭的前提下,随机抽签到任一法庭体验一天基层法官或者当事人。当日早上7点,各个组的体验者开始了他们不一样的一天。

   路遥远 立案需走20里

  “幺弟(自贡方言,意为弟弟),我想问下今天是不是不开庭啊?好像他们都不在,你帮我看下那门口贴的是什么哦?”一位背着背篼卷着裤脚的大爷站在自贡市荣县新桥法庭门口焦愁的问刚到法庭的体验者欧阳干林一组。大爷姓张,住在离新桥法庭二十里远的村上。为了立案,张大爷天刚亮就出发了。二十里!这个距离远超过欧阳干林一行的心里底线。他们几个抽到做一天“当事人”,为了真实感受到当事人的辛苦,在离新桥法庭几里远的地方下车徒步到法庭。谁知道刚到法庭门口,就碰见了“正宗”当事人,更出乎意料的是,当事人立案竟走了二十里。

  一切活动需要保密进行,等到了门前才发现新桥法庭门前贴着的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办案,不能开庭的通知。欧阳干林一组赶紧给张大爷说明情况。“哎,我这是好不容易决定来立案,走了二十里路啊。”到了法庭却不能立案,欧阳干林一组的成员也很泄气,欧阳干林说:“准备了一晚上,结果却这样,连门都没进。我们尚且这样难过和委屈,那位真的要立案的张大爷就更不用说了,鼓足了勇气来到法庭却遇到这样的结果,不难想象他现在的心情。

  欧阳干林等人随即表明了身份,对张大爷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回答,并答应帮他向新桥法庭转达,张大爷连声感谢,脸上的神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欧阳干林一组认为今天的体验总算没有白来。

  善待当事人,这是欧阳干林他们体验后的感慨。法官要求当事人9点到,他们就要6点出发,或者更早。为了立案,走好几十里山路,不管是徒步还是搭便车,一来一回也是一天。“普及电话预约、网上立案等方式,是项非常便民的措施。我甚至认为可能我们在办公室多留几分钟,就能帮当事人节省一天的时间,不至于吃闭门羹。”欧阳干林说:“像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如果案子缺乏材料不能顺利立案,他们需要奔波的就更多。这时候的一杯水,一句问候,一个笑脸,一份贴心的立案服务都能给他们带来心的温暖。

   为办案 私车公用自解难

  体验一天基层法官的工作是秦宇一组今天的任务。按照既定计划,他们跟随法庭的法官到人口密集的广场开展法制宣传。法庭离镇中心有四五公里,周围没有公交车,几人在踌躇之际,法庭法官小红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上了他们。小红是出去办案的,顺便做了次司机。她告诉秦宇,法庭条件差,私车公用是常事了。外出办案,离法庭十几二十里的,没有车不方便,单位只有1台车,只能征用自己的私车了,总不能把时间耽误在了路上,当事人会等急的。于是久而久之,私车也成了公车。

  到了既定地点,秦宇一组开始摆设宣传点。一张破破旧旧的小桌子,两个法官穿着制服挤着坐在桌子后面。当这张照片在活动结束之后的总结会上放映出来时,大家都笑了,说看着好辛酸。大家的笑在笔者眼里,更多的是自嘲吧。仅是一天的体验,便有辛酸之感,而那些真正工作在基层的同事们又何其辛苦。幸得他们不埋怨、不放弃,仍旧选择扎根基层,哪怕是把自己的一切奉为公用,亦苦中作乐,这才是一个人民法官的气节。

   重天平 公正自在为民心

  “今天这一趟没有白来!真的是深刻感受到了法官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威严是万万离不开群众的信任。除去这身制服,没有群众的信任,我们就是个普通人。”同样抽到“当事人”体验的袁万雄庭长有几分感慨,“一定要珍惜法官的职业威严,也要记住这个威严来之于民,只有做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才能对得起群众的期待。

  无独有偶,袁万雄庭长一组也因双古法庭的工作人员外出办案而未能立案。遗憾之余,他们认为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还是要做一点宣传法制的工作。

  因为在计划之外,袁万雄庭长一组没有带上制服,为此在摆设宣传点的时候,遭到了城管和相关部门的询问。“换了好几个地方,刚把资料摆出来,城管就告诉我们这里不能摆摊,要收起来。我们告诉他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在这里进行法制宣传,人家也不信。哎,当了十几年的法官了,第一次被这样对待。

  几经波折之后,袁万雄庭长一组终于找到了“落脚点”,可是周围的群众没人愿意来咨询问题,都怕是骗子。于是袁万雄庭长主动出击,拿出工作证,指着上面的天平对围观群众说:“我们是市法院的法官,这是我们的工作证。我们是来镇上搞法制宣传,了解情况的。”“我就说嘛!他们看着也不像坏人,原来真的是法官。我正好有个事情想咨询下。”有群众在确认袁万雄庭长身份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周围咨询的群众越来越多,也有向袁万雄庭长一行提出自己的困难,尽管有些问题以及不涉及法院工作了,袁万雄庭长他们还是耐心听完,并给群众提出建议。

  “这种被群众信任的感觉很好,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支持,一定要办好案做好事,不然都对不起群众这份心。”年轻法官凌丽感触颇深的谈到。

   拉家常 法官调解必修课

  “为什么基层有这么多调解高手,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亲近群众的心。走田坎,下河塘,陪着群众坐在门槛上说着家乡土话,喝着大叶子茶,真正的走进了群众心里。”法官明月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做了这样的发言。

  明月一组抽到的是体验一天基层法官。在见到牛佛法庭的杨庭长并说明来意后,杨庭长笑到:“你们真是赶巧了,我正好要调解个案子,一起去听吧。” 调解的是对夫妻离婚案,在杨庭长亲和有力的调解中,当事人双方亦显得平静理智。在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后,明月注意到调解室外有两个婆婆在等候。明月便主动过去与她们交谈起来。在得知明月一行是市法院的法官时,两位婆婆一下变得很热情,告诉明月,她们是女方当事人的妈妈和外婆。

  外婆十分健谈,她说今天鼓起勇气到法庭来,就是因为相信法律、相信杨法官会公平办案,杨法官平时人就很好,孙女之前在广州打工,关于离婚方面的事一直都有电话咨询杨法官,免去了路途上的反复奔波。“杨法官是最有耐心的,经常听孙女倾诉,也会劝解孙女,对我们这些老婆子也很照顾,常来陪我们唠叨,关心我们,这是真心实意把我们当亲人对待啊,我们怎么会不信任她呢!”看着他们拍回来的照片,群众和法官之间没有隔阂,亲如一家,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呢?

  在活动结束后,发起者自贡中院院长马泽波谈到:“开展这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交流锻炼的平台,架起一座群众和法官沟通的桥梁,更是让许多新进单位的年轻法官学会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民务实,为老百姓提供高效、便捷、受尊重的司法服务。法官要注重学习群众语言,法官下农村、进社区办案,语言要“入乡随俗”,把法律语言转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群众语言,让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切实感受得到司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