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学校否认向学生借书迎接检查

26.11.2013  08:24
汇东实验学校教室后的书袋。 本报记者张 文摄

  近日,四川省自贡市一名网友在当地论坛发帖,质疑该市汇东实验学校向学生借书,引起大量关注。根据最早介入调查的媒体报道,该校曾有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借书是为了“迎接省相关部门对该校的检查”。“借书迎检”让该校招致诸多批评和质疑,为了解事件原委,本报记者近日奔赴自贡进行调查。

  校方否认:“借书不为迎检,只为打造书香校园

  “我们确实让学生把自己的书带到班级里与同学共享,但不是为了迎接检查。”汇东实验学校校长周德华对“借书迎检”说法矢口否认。他告诉记者,该校从几年前开始就建议学生把自己的书籍拿出来放在班级里,但这么做只是为了打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虽然丰富,但是学生们在借阅方面并不积极。”周德华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图书的积极性,学校让每一位班主任建议班上的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班上共享。

  “学校每次向学生‘借书’,都是以自愿为原则,而且在数量上没有要求”,周德华解释,这一次有的班主任在提要求的时候用语不当,把带书的要求说成了强制性的,甚至在数量上也要求每人15本以上,这是学校方面始料未及的。

  据此事件的早期报道,该校行政办公室主任缪体燕向相关记者表示“此次借书还有一个原因,学校即将迎接省相关部门对该校的检查……数量不够,因此肯定还是要跟娃娃们借”。

  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缪体燕首先拿出了一份此前接受采访的《情况说明》,详细列出了她在接受相关记者采访时说过的内容。而根据这份材料的内容,她并没有说过诸如“借书是为了迎接检查”这样的话。“我说过学校过些天有检查,但没说借书是为这个。可能是那位记者理解错了。”缪体燕说。

  另外,记者日前发现,引发事件热议的相关网帖在当地论坛上已被删除。

   省教育厅:示范校的生均藏书量要求达到初中生25—40册、小学生15—30册

  参与过此事报道的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该校以前每年都要求学生带书到班上共享,确实也不是强制性的,而且在数量上也只是“建议”带10本以上,没有硬性要求。而这次为了迎接省里“书香校园”的检查和申报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对学生提出了硬性要求和“15本以上”的规定。

  对此,周德华解释,学校确实在申报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相关评估明年就会开展,这项评估中有一项指标为“生均图书量”。“学校馆藏图书7万册,学生人数5400余人,虽然馆藏图书的生均标准可能达不到,但是整个评估300分,这项指标只有5分,就算扣完,对评估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我们不可能为了评估而向学生强制借书。”周德华说。

  然而,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了解到,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的评估过程相当严格,生均藏书量要求达到初中生25—40册、小学生15—30册。而且,在300分满分的评估中,起码要达到270分以上才算“合格”,因此,哪怕是仅仅的1分,在评估中都至关重要。目前,在四川全省的中小学里,仅有24所学校通过评估。另外,自贡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舒诚芳也告诉记者,今年市里只分配给了高新区一个申请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的名额,这个机会很难得。

   家长担心:不借书会不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

  不少学生家长对借书一事也多有抱怨。有家长表示担心:“如果不把书借到班上去,会不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还有学生家长透露,自己的孩子因为家里只有一些破旧的图书,觉得拿到班上会“没有面子”,每次都跟家里吵着买新书。

  学生带来的书籍大多放在教室后面的书袋里,书袋分很多小格,每个学生在带来的书籍扉页写上自己名字,放在不同的格子里。记者看到,有的格子里书籍很多,甚至有崭新的整套系列图书,而有的格子里只有很少的几本旧刊物。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以适当地倡导他们进行书籍分享,但最好不要有定期的要求,更不能搞强制摊派。”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林告诉记者,校园读书文化氛围的打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软硬件的保障方面不能过于依靠学生。

  目前,汇东实验学校已经停止向学生借书,记者从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获悉,该局也已经督促区内各学校开展自查,不允许再向学生提出将书籍借到班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