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固本强基之路 自贡基层基础建设正发生深刻转变

24.01.2014  12:14

   四川在线自贡频道消息(朱昱瑾) 2013年,自贡市公安局提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年”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做大做强派出所、强力推进刑侦基础建设和实施社会动态信息化管控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贡特色的固本强基之路,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整体治安防控水平明显提升。

  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向“更现代、更科学、更具有活力和战斗力”方向深刻转变。 

   全警采集“一标三实

  “你好!我们是荣县公安分局的民警,想了解一下您家的实际人口以及清理整栋楼的门牌编号。”去年6月14日,全市公安机关 “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录比武赛在明珠小区开赛。在讲明来意后,荣县公安分局的4位民警进入了明珠小区27栋2单元宋婆婆家。详细询问了宋婆婆家的常住人口,查看了常住人口的身份证,以及房屋所属人的产权证等相关资料后,民警一一在“入户调查表”上对这些信息做了详细登记。

  声势浩大的比赛,也正式拉开了全市“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市公安局成立了以副市长、公安局长马宏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在这场信息采集“大会战”中,公安机关不断整合各方力量,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借力民政部门完成标准地址采录;借力跨区县公安机关开展跨区县信息复核;借力电信、移动、邮政等单位和乡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拓宽信息采集源。广泛发动乡镇街、村组、社区干部、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企业保安等社会力量,丰富信息采录渠道。去年,全市标准地址采录进度良好,采集量达89万余条,采录实有人口信息69万余条,实有房屋60余万条,实有单位22万余条。

   防控改革降低发案

  “你们的出警速度简直太快了,太及时了!”12月14日16时许,汇东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一男子电话报警,称其在丹桂遭到2名男青年抢劫。接案后,110指挥中心立即将出警指令下达给就近巡逻民警,接到指令的巡逻民警根据受害男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立即展开追捕,很快,成功将两名涉嫌抢劫的犯罪嫌疑人擒获,并当场从其身上查获被抢的800元现金。

  社会治安日趋复杂,警方出警速度却变得更快了。这是我市公安机关实施网格化巡逻防控取得的实效。为适应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市公安局改革了巡逻防控工作机制,将城区划分为网格化巡区,构筑起了流动警务室防“”,巡逻车巡“线”,巡逻民警控“”的全天候、全覆盖、网格化巡逻新机制,大大提高了预防和打击街面违法犯罪能力。

  而在极易发案的城乡结合部,大力推广城乡社区警务战略,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居(村)委会, 对背街小巷、交叉地带、单体楼、散居户以及易发、高发案部位和时段的巡逻防控;对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分散以及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较多的农村地区,开展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防控工作。

  一旦发生警情,治安、交警、巡警部门立即依托卡口开展盘查,围追堵截犯罪份子。

  正是这些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了自贡境内案件大幅下降。

   倾斜基层打牢基础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战斗实体,既是公安机关的窗口和形象,又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建设,我市的基层派出所无论是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软件人才方面,更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要求,市公安局规范统一了城市和乡镇派出所运行和农村派出所驻村警务模式。充实了基层警力,公安分局基层和一线实战单位警力占总警力80%以上,县公安局基层和一线实战单位警力占总警力75%以上,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60%以上。原则上城区派出所不少于20人、建制镇派出所不少于10人、建制乡派出所不少于5人;其他所队警力保障按执行任务所需,科学配置。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治安管控,全市公安机关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依托市、县、派出所三级平台,强化源头信息“大采集”。落实了基础信息终身负责制和激励机制,推动信息及时采集录入,逐步实现辖区实有人口行知去向、动知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