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发现清代古墓 墓主族人中有盐商望族
自贡三位收藏爱好者在大安区凤凰乡永胜村的建筑工地发现一处清代墓葬。
墓葬为迁葬合葬墓,有三个墓室。
墓前立有墓碑,雕刻精美。
黄氏后人展示的黄氏家谱。
4月初,自贡三位收藏爱好者在大安区凤凰乡永胜村的建筑工地发现一处清代家族墓葬,遂向自贡市文物部门上报。4月中旬,经过自贡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大安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考古专家,连续几日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后,墓葬情况已基本清晰。
据了解,墓葬主人之一的黄敦基的族人中,曾有自贡当地显赫的盐商家族。据黄氏后人介绍,其族谱记载,黄氏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夏禹治水时期,历代族人中曾出现多位历史名人。目前,该墓葬只进行了部分发掘,后续还将进行勘察考古。
发现古墓 收藏爱好者在工地迁坟废墟中
“我和谢后坤、李栋怀是自贡市收藏家协会的会员,平时我们总爱四处去寻找值得收藏的藏品。”自贡市收藏家协会会员殷道全说,4月8日这一天,我们听说大安区凤凰乡永胜村的建设工地正在大面积迁坟,便一大早就赶到当地,想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发现。
到达现场后,殷道全等三人无意中发现一块被泥土掩埋的石碑,上面雕龙画凤,并且刻着文字。“我们仔细阅读碑文,发现有‘正四品’字样,立刻觉得这块墓碑的主人不寻常。于是,我们赶紧向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杨源报告情况,他又通知了文物部门的考古专家前来。”
殷道全介绍,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把遮住石碑的泥土扒开,露出了上面的雕刻痕迹。“尽管经常接触文物,但大家都觉得这块石碑雕刻得太精致了。后来,我们发现墓碑缺了一个角,在等待过程中,从周边的废墟中将它找到,完璧归赵。”
墓葬初考 墓主与历史人物李慎彝系姻亲
经过考古发现,该墓葬为迁葬合葬墓,有三个墓室,墓主人为清代富顺井支黄元鑰继配田氏,居中。黄元鑰长孙黄敦基(字实菴)附葬,在左。黄敦基妻王氏附葬,在右。墓室为板瓦与石灰砌筑,中室长3米,宽0.73米,高0.5米;左室长3米,宽0.94米,高1.04米;右室长3米,宽0.94米,高1.04米。墓葬曾遭到多次盗掘和破坏,墓中未发现遗骨、遗物。
墓前立有墓碑,墓碑材质为黄浆石,雕刻精美,正面刻有“赐进士出身授奉政大夫任福建台湾府淡水同知姻家晚李慎彝顿首拜填”、“诰赠正四品昭武都尉太学生显考黄公字实菴府君祔左”、“皇清例授孺人显曾祖妣黄母田老太君之墓”等铭文。
墓碑铭文揭示了黄氏家族与清代台湾府淡水同知李慎彝家族的姻亲关系。李慎彝(1777—1855),字允若,号信斋,四川威远新店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道光三年(1823)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道光六年(1826)担任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道光九年(1829)调升台湾府葛玛兰厅通判,兼理淡水厅务,道光十一年(1831)调升湖北郧阳府知府,后告老返乡。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为台湾清治时期的重要地方官员,官职品等为正五品,专司负责北台湾内政。李慎彝在台为官八年,勤政爱民,宣传教化,政绩卓著,百姓称颂,为治理和开发台湾北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史料对于李慎彝及其家族记述较少且有谬误之处,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为研究李慎彝及其家族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目前,自贡市文广新局已对发现的遗物采取了异地保护措施,后续研究正在进行中。
族人讲述 族谱记载两次参与“川盐济楚”
记者了解到,与该古墓所系的黄氏家族还有后人居住在自贡。随后,记者与其后人黄显明和黄树文取得了联系。今年62岁的黄显明,与黄树文同属一个先祖峭山公。黄树文今年已经75岁,他是四川省江夏文化研究会的监事长,专门从事这一支黄氏家族文化的研究。据黄树文介绍,江夏便是黄氏,这在族谱有详细记载。
“我们的族谱曾记载墓葬的迁移,但‘庐墓图’已经失传,因此若不是这三位收藏爱好者发现,我们也不知道黄敦基的墓埋在哪里。”黄显明介绍,我们这一支黄氏家族的老祖宗庚七旨公,在明初年间由湖北孝感入川,在富顺县牌楼坝落脚,明末又迁到自流井,现在已经23代了。
他说,族谱记载,家族中曾出过18个进士,200余个贡生,还有在省外任巡抚、督察史等官职的黄氏族人。“自贡这支黄氏族人,始祖啟训公是一名秀才,在自流井被封官任职。他的孙子绍魁这一房有三个儿子,他们在自贡经营的井盐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地显赫的盐商家族。”
黄树文介绍,富顺井支龙门黄氏在自贡盐业历史进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经营钻井、灶、烧盐、贩运,均可见于族谱中。家族立分等事宜,祖宗行录中都有记载,同时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当时在大安寨、三多寨等地,都有黄氏家族的盐井、店面等财产,家族中发展仕途、从事盐业的不在少数。”
“家族中记载经营井盐生意,最早为‘大清康熙五十九年立分文中,六口盐井,另若干荒井,井灶规模之大,可追溯至大明朝。咸丰初年,因两湖缺盐而淡食,贩运济市,以解盐荒。’”黄树文介绍,族谱记载,祖先两度贩盐奔波于川湖水路间。此时,正当是第一次“川盐济楚”时期,自贡盐业迎来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黄氏族人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在井盐业做大做强,成为当地盐商望族。
文化保护 将黄氏宗祠建成井盐文化遗存
黄树文介绍,目前在南充、广安、泸州、宜宾、内江、自贡等地,均有黄氏族人,也建起了研究会,对本族文化进行研究。此外,他们还有世界黄氏研究会,每年都在举办文化活动。“目前,黄姓已是中国的大姓,加上海外的黄氏族人,总数超过3000万人。”
“我们这一支黄氏族人,就是位于凤凰乡永胜村的这个宗祠的族人,叫做龙门祠。富顺的东湖祠是总祠,但这个祠堂已经不在了,而位于永胜村的龙门祠仍然还在。”黄显明介绍,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保留这个宗祠。
黄显明介绍,这个祠堂经历了数百年,见证了当地井盐历史的发展,也是我们家族文化的一个精神归属。“它是自贡历史文化的宝贵遗存,对于研究历史有相当的价值,希望能够得到保护。另外,我也希望能够将祠堂开发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我们黄氏先祖的事迹,了解自贡的井盐文化。”
目前,黄氏族人已准备重修族谱,而上一次重修还是在1947年。“富顺县黄六豆花的创始人黄光全也是我们的族人,他是四川省江夏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如今,他正在计划重修族谱,重新联络失散全国甚至海内外的黄氏族人,重振黄氏家族兴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恪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