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个自然保护区“在线呵护”野生动植物

07.10.2015  09:11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手段。记者从环保部了解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已基本形成,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均在自然保护区内。

  环保部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已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面积9652万公顷,覆盖了所有的自然保护区类型。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涵盖了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我国最原始的森林、草地、湿地大多数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全国85%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绝大多数自然遗迹、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特别是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均在自然保护区内。

  截至去年底,内蒙古锡林郭勒、福建武夷山、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云南西双版纳等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辽宁双台河口、江苏盐城湿地珍禽、江西鄱阳湖等44处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山东泰山、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云南高黎贡山等32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记者 杨维汉 崔静)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