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育桃李 放飞梦想爱无疆”——探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基础教育界部分优秀校友

28.10.2014  13:38

  有这么一群人扎根偏远地区,他们在各地基础教育界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用生命、用爱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为弘扬正能量、树立榜样,为校庆70周年做好基础教育界校友励志典型的推出准备工作,由四川师范大学校友会发起,寻访在各地基础教育界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校友。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活动得到四川省各地教育局、校友分会的大力支持,从所报材料中,我们选取了部分事迹较为突出的校友作为本次探访活动的对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为镶嵌在四川西北部的一颗明珠,高海拔山区地形,以神秘奇特的自然风光、多元民族文化、恶劣的气候条件而闻名,探访活动的首站选择在这里开始。

  10月16日至20日,四川师范大学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李爽、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管理科卿川老师,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水磨镇、映秀镇、汶川县、马尔康县、黑水县、若尔盖县等地探访11位在基础教育界的优秀校友,总行程达1700多公里,走访了他们的领导、同事、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他们为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倾注心血的情况,近距离感受他们在教坛的喜怒哀乐。他们虽然已离开母校多年,但共同的川师情结,让我们的心紧紧靠在一起,温暖而窝心。

  阿坝之行第一站:汶川中学

  探访对象:“阿坝州骨干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汶川中学教务处主任、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数学系88级李开宏校友;“全国模范教师”、担任30年高中语文科任教师,曾任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现任党办主任的中文系81级莫方林校友;长期担任汶川中学高中数学科任老师的数学系79级校友石思明。

  我们到达汶川中学时,正值学生课间操期间,走访了吴国安副校长了解李开宏、莫方林、石思明等校友的基本情况。校方对川师三位校友在汶川中学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作出了高度评价。尤其对三位校友所起到的学科示范带头作用,对学校教学教务质量提高所作出的努力倍加赞赏。李开宏作为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所教出的学生数学单科成绩多次名列全州第一,培养出的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录取;作为教务处主任,他亦将全校教务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莫方林是资阳人,85年毕业到现在,一直扎根在汶川中学,担任高中语文科任教师近30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课堂上严谨认真,课后幽默、风趣、平和是他留给同事和学生的深刻印象,在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他谦逊和善的处事风格,让彼此的距离拉近。石思明曾在红原县中学开展教学工作14年,大草原孕育了他质朴、大气的性格特征。汶川中学作为阿坝州最大的中学,在教学质量及生源上均位列前茅,作为灾后重建的典范,汶川中学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均有不俗的成绩。


与汶川中学李开宏(右一)、莫方林(左二)、石思明(右二)校友合影留念

  阿坝之行第二站:马尔康中学

  来到马尔康,已近夜晚,瑟瑟的寒风让人顿觉冬天来临,然而马尔康中学办公室主任、政法系92级黄琦校友,“四川省优秀教师”、“全州高中教育质量评估”专家评估组成员、化学系85级黄远润校友,“阿坝州优秀教师”、数学系81级刘华校友以及在马尔康中学川师校友的热情接待,让我们倍感温暖。

  胡洪军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对主动要求留在这里,至今已工作近30年的刘华老师、身患疾病依然为学校发挥余热的黄远润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胡校长的口中刘华是具有学者风度的、不争名夺利、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不张扬,像流水一样滋养着学生的老师;黄远润则是一位教学教研好手,教学清晰、做班主任工作尽心尽责,他教过的班级,本科上线人数达整个班级的三分之二。2012年黄远润身患格林巴利病症后,几近瘫痪,医治近一年时间,目前重返学校,担任教学督导,用自己的余温继续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

  黄远润校友得知我们来访,在校方举行的例行会议上,说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于是马尔康中学召集了十余名川师校友举行了座谈会。对我们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会议由黄琦主持。会上,李爽介绍了校友会目前基本工作情况,对到马尔康中学探访校友的目的作了说明;卿川对四川师范大学目前的大致情况作了介绍,说明了校区建设、学科发展情况。校友们一一发言,重温美好的狮山记忆,他们中有刚离开母校的、也有扎根马尔康工作30年的,新老校友均抒发对母校的深情。黄琦校友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参观校史馆与最新多媒体远程设备。硬件设施的完善,让马尔康中学的学生们有机会共享内地良好的教学资源。


与马尔康中学部分校友合影留念

  阿坝之行第三站:黑水县泽盖寄宿制小学、黑水县卡龙镇中心校

        黑水县泽盖寄宿制小学探访对象二基木校友在电话里告知,这所小学并不好找,二基木在电话里耐心地给我们叙述路线,他淳朴厚道的待人风格让人心生好感。经过一段山路颠簸,一位身材高大、肤色黝黑、面带笑容的藏族中年人,远远向我们挥手,他就是二基木。二基木2004年自考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1997年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黑水县慈坝中心校,因勤恳工作、成绩突出被调任黑水县红岩寄宿制小学任副校长,去年任黑水县泽盖寄宿制小学校长。他接受我们专访时,笃定地认为,只有学习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些家长过早让孩子去放牛,甚至送去为僧,都是对教育的不理解。在黑水,像二基木校长这样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打开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之门,“绝不能误人子弟,要为孩子们的明天奉上自己的力量”。他也因对工作过于认真与人们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认识不到位之间的矛盾而患上抑郁症。他是“普九优秀工作者”,也是孩子们口中“以前的饭菜里经常有虫子,二基木校长来了之后,我们都能吃上牛肉、鸡肉”,“对他们非常好的”二基木校长。


与黑水县卡龙镇中心校坦古基校友(左二)、校长向卡他(右二)合影留念

  从黑水县城到卡龙镇中心校,路途遥远,据当地人介绍,下雨天,不能前往,泥石流与落石时有发生,所幸天公作美,18日,阳光普照,赴黑水县卡龙镇中心校之行较为顺利。擦肩而过的崇山峻岭、路旁已然染红的树叶提醒我们已经步入世外桃源般的世界。坐落在山沟中的卡龙镇中心校到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校教学的井然有序以及学生内务的干净整洁。该校教导主任、语文科任老师坦古基即是我们此行的探访对象,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函授学习,藏族,1982年出生,教龄却近10年,2005年参加工作时主动要求到黑水县最偏远的山村小学地渔小学任教,是所“一师一校”农村小学,在“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的情况下坚持教学。2007年到卡龙镇中心校工作。爱好摄影与写作的他在全国、阿坝州、黑水县获多个奖项,所指导的学生也屡次获奖。多次承担省、州、县级教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先后撰写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他还主动联系爱心人士为学生们捐献文具、图书,对学生的生活关心备至。


与黑水县泽盖寄宿制小学校二基木校友(左二)、孩子们合影留念

  阿坝之行第四站:若尔盖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19日清早,若尔盖县城及周边牧区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给人些许震撼,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雪。若尔盖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孩子们早早地起了床,有的在操场上运动,有的用冰冷的水清洗自己的衣服。此行我们将走访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科室主任、语文科任教师,有着副高职称,多次被阿坝州教育系统、若尔盖教育系统评为“优秀教师”,2012年自考毕业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小荣校友。因若尔盖教育局临时派张小荣到马尔康学习,我们探访了他身边的领导、同事——校长熙尔甲、特级教师聪明、藏文数学教师王修纳么、离退休教师黎永海。从他们的口中我们获知:张小荣在学校身兼数职,工作上兢兢业业,乐于助人,身为南充人,选择留在若尔盖,坚持教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十多年。张小荣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亲力亲为带领学生摒弃陋习,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11、12月,若尔盖夜晚气温达零下二十多度,张小荣带着学生到自己家烤火取暖,学生们均来自周边乡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生病时,是他带学生去看病。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他在学科建设方面起到引导作用,作为学校两个获得副高职称的老师之一,张小荣业务水平高,在教学教育上有其独到之处。他还擅长写作,善于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对待同事热情,凡事有求于他都尽心办好。熙尔甲说道:“学校发起的‘送教下乡’活动,张小荣是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义务将良好的教育方法、理念送给边远的7个乡,为实现若尔盖小学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阿坝第五站:汶川县水磨中学校、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中国中铁映秀幼儿园

  20日,我们开启探访汶川县水磨中学、七一映秀中学、中国中铁映秀幼儿园的旅程。在汶川县水磨中学任职的卿丽校友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年制夜大,是土生土长的汶川人,羌族,先后在汶川县七盘沟中学、桑坪中学、汶川一中工作,现为水磨中学一级教师。卿丽从教14年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电教馆、省教育厅、省教科所等组织的教学论文大赛和课件大赛中获奖10余次,发表论文27篇,文学作品12篇;在州、县各级教学技能大赛屡获奖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级赛事中获奖,所教班级多次在全县、全州名列第一。我们分别走访了副校长王忠、德育处主任高勇、教务处主任邓小刚。卿丽兼任初中跨年级英语普通班与双语班(藏语和英语)教学,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上成果丰硕,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长期与高校教师联合开展实证研究,在乡土文化进课堂、英语教学与国家意识培养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

  卿丽在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敢于创新,带动了学校整体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去时,卿丽正在上课,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与她互动,认真听讲,课堂秩序井然,她富有激情的讲课方式、耐心认真的教学风格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午,我们来到汶川映秀镇七一中学,事前,同事们相互叮嘱,尽量不让罗云宏老师去回忆“5.12”地震中的往事: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罗云宏老师本着人民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临危不惧,果断冲向摇摇欲坠的教学楼,组织本班学生有效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了本班同学的安全,强震后,她又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进入废墟协同其他教师抢救受伤师生,可是她却再也没有见到她自己的女儿。然而眼前这位说话声音洪亮,面带微笑,眼睛中闪烁着自信光芒的罗老师不禁让我眼前一亮。罗云宏2003年完成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学习。她曾担任初中英语、初中语文教学、目前是学校高中艺体班的语文科任教师及班主任。所教班级在初中语文、外语县中考、统考中多次名列全县第一。所带高中2014届1班(艺体班)中,有8名同学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在同事眼里,她乐观、开朗、坚强,对事业投入、尽心。张敏老师是罗云宏多年的同事和好友,她说,有时候我们真的不愿去提及她女儿的事,免得她伤心,可她自己却常常提起,我的女儿如果还在,应该长得很高了,现在小学也该毕业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果敢、乐观;她也是聂宁副校长口中深得学生喜爱,爱生如子、以情动人的好老师,不仅业务强、而且善于启发学生,有一名学生被别的学校开除后,没有老师愿意接收他,罗老师接收了他,经过罗云宏多番教导,最后考上大学。她和先生长期分居两地,然而她一直坚守在这里,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她会瞒着家里人给他们钱和物品。最难的时候她失去孩子,身患糖尿病,又一个人在映秀,也挺过来。如今,罗云宏又生了孩子,是个女孩,小名叫“希妹”,寄托了她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她说只要有爱、有希望,就能够走下去。


在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与校友罗云宏(右二)、副校长聂宁(左二)、办公室主任余强(右一)合影留念

  中国中铁映秀幼儿园由中国中铁28万员工,捐资1004万建成,静静地坐落在岷江河畔,园长刘静2003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函授班,幼儿园里漂亮的、富有民族风情的绘画作品就是刘静园长带领老师们完成的。整个幼儿园美丽、整洁,和刘静本人温柔娟秀的形象是如此吻合,先进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凸显了她作为一园之长的水平。她有二十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克服和丈夫分居两地的困难,在“5.12”地震后,她从汶川第一幼儿园来到震中映秀,从过渡板房时期开始,和老师们一同走过最艰难的时期,从上任第一天起,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关心每位职工,用“爱心、耐心、细心”对待孩子。06年赴加拿大参加“增强乡村教师能力”国家一级项目,进行了40天的培训,这对该园幼教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她本人荣获汶川县首届音、体、美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一等奖、汶川县优秀教师、汶川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完成州、县级多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


在中国中铁映秀幼儿园与刘静校友(左二)及其同事合影留念

  11位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校友是所有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各地基础教育界努力工作校友们的缩影,每一位校友的执教经历和故事都那么动人,每一位校友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都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亲爱的校友,母校不曾忘记你们,母校领导老师不曾忘记你们,永远关注着你们运行的轨迹。“寻找师魂”,寻找的是美丽、纯净、乐于奉献的师魂,阿坝之行的结束,启动了“寻找”之旅,下一站,再下一站,还会有可敬、可爱的校友们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