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扬鞭自奋蹄,各学院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26.07.2018  18:27

  7月17日上午,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聚焦一流、深化改革,构建以“人才强校二十条”为纲领的人才工作及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会后,各学院反响热烈,纷纷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精神,全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药学院:以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21个创新科研团队持续奋战发力


    药学院于近期分别召开了中药学学科特色创新科研团队负责人座谈会和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会议再次讨论分析了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大好机遇和严重挑战,解读学校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进一步强调学院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要求团队负责人要带好队伍,培养年青骨干,多出成果,鼓励青年教师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快速成长成才,早日成为学科内有影响的知名学者。
  会议还就落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药学院实验技术管理中心的建设方案、运行机制、仪器配置和人员管理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参会人员就学校人才培养制度、访学制度、团队人员搭配、团队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科未来增长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刘世云表示,道地药材品质形成与调控研究团队等21个创新科研团队入选学校首批杏林学者学科人才提升计划,学院始终以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努力为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为全院老师服好务,希望师生上下一心,努力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宏伟目标。
  据悉,暑假期间,药学院教职工将继续奋斗在实验室,继续修订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资料,继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为“双一流”建设持续发力。
   针灸推拿学院:“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 为学校事业稳步快速发展贡献“针推力量
  

  学校人才工作会议在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职员工中产生强烈反响。短短一周时间内,学院/医院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召开专题学习贯彻会5次,组织各科室/教研室大讨论1次,联系分管工作开展大调研6次,在全院掀起贯彻落实学校人才会议精神的热潮。
  在全院大会上,学院/医院院长曾芳、党委书记张俭带头组织专题学习,解读目标任务情况,对标“一流”查找自身短板,客观分析机遇和挑战,号召学院职工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思维,扎实工作,发挥学院特色优势,为学校事业稳步快速发展贡献“针推力量”。
  在目标任务大讨论上,各科室/教研室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绩效改革文件,就“找差距”、“补短板”、“聚发展”、“优绩效”展开热烈讨论,教职员工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担当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担当,针对学校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内涵建设,拓展外延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等共提出建议意见40余条。
  在参会代表一对一辅导宣讲中,参会代表们结合自身感受重点进行政策解读和心得体会。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赵凌研究员表示,学校出台的人才建设文件暖人心、促奋进,要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使命担当在自我进取和团队建设上再出新成就。首批杏林学者学科人才提升计划人才代表吴巧凤研究员表示,感谢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和对中青年教师能力发展的关怀,将珍惜难得机会,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学校第三届十佳“教学新秀”周思远老师表示,将立足本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线教学工作中。
  在实地调研中,学院领导深入分管工作一线,围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引进与师资队伍建设、本科特色专业及研究生培养、科研与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直面差距,查摆问题,思考对策。
  院党委书记张俭表示,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学院之一,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将紧密围绕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和国家针灸医学临床中心申报为抓手,以目标任务为动力,以绩效考核为杠杆,不断寻求人才建设新成绩,学科建设新高峰,临床建设新突破。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举行“双一流”年轻学者动员大会


    为落实学校人才会议精神,分解学院任期目标,号召青年教师锐意进取,7月19日上午,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附属生殖妇幼医院在人南校区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暨创“双一流”年轻学者动员大会,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副院长朱鸿秋详细解读了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的文件政策。院长张勤修通报2018年春季学期学院/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详细分解了学院/医院的任期目标,并以自身经历勉励青年教师谨记“礼、义、厚、勤、执”五字,勤奋执着追求远大目标。
  会议特邀四川省“千人计划”、药学院教师章津铭就青年学者申报科研项目及撰写SCI论文进行指导交流。章老师结合学院学科现状和优势,从瞄准申报方向、正视学科优势、优化研究团队三方面为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指点迷津,从选择思路、选择方法、选择期刊的“三个选择”讲解了SCI论文的写作和投稿技巧,让在场教师获益匪浅。
  院党委书记罗晓红书记表示,学院/医院将借乘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的东风,狠抓落实,特别是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全体教职员工要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努力完成学院专业认证和医院创建三甲,为学校事业发展舔砖加瓦。
   护理学院:层层签订责任书,激发全院教职工“对标一流、追求卓越


    7月20日上午,护理学院在行政楼五会议室召开“双一流”目标工作推进大会,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
  为加快推进学校和学院“双一流”建设步伐,依据《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2021年学院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要求,学院领导班子前期认真梳理指标任务,以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护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明确学院领导班子任期目标,激发全院教职工“对标一流、追求卓越”的工作积极性和增强全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确保学院各项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
  学院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目标任务工作办公室,制订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领导班子任期(2018-2021)目标责任工作实施方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高静、侯朝铭和副组长黄金珠、余雨枫、李燕等同志表示,将积极主动做好任期目标责任工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带领全院师生完迅速投入到目标责任工作中,齐心协力、鼓足干劲、攻坚克难。
  落实各科室、教研室目标责任。在护理学院“双一流”目标工作推进大会上,各科室、教研室负责人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任期目标任务责任书。各科室、教研室负责人表示要认真对照各科室目标任务责任书,制定详细落实措施,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
  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见证了目标责任书的签署仪式,纷纷表示将以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动力,抓住学校发展的大好时机,推动学校和学院向“双一流”持续迈进。
   管理学院:管理之家,自信满满,共建共享
  7月20日,学院召开职工大会,深入学习传达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院党委书记杨支才领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形势下,学校前所未有地重视人才工作,系统实施“人才强校二十条”和“六大人才计划”,着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这也为管理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人才强院的工作要求。强调,全面贯彻实施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深化学习,深刻领会人才工作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关键、重点;要深入思考,要直面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学校人才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对标一流,强化建设;要深化实践,全体教职员工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围绕学院发展目标,细化职业发展规划,凝练学科方向,明确教学、科研、管理重点,着力推进当前各项具体任务的有效完成。
      院长蒋建华作了题为《管理之家,共建共享》的学院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本学期以来学院工作,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明确提出了近期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强调,实现将学院建成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卓越团队及医药卫生管理智库,成为四川领先、国内知名的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目标,任重道远,要以班子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建设为重点,以师生发展为核心,提振精气神,全面加强学院团队建设。要增强互信聚人心;要加强整改求实效;要齐心协力促发展;要砥砺奋进创业绩。
  会议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以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为契机,结合学校、学院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创新作为,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做出管理人的更大贡献。与会老师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对学校、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充满信心,将以更踏实的态度、更进取的精神、更高昂的斗志、更勇敢的担当,担好责、尽好职,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推动学院和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
   体育学院:召开“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
  7月19日下午,体育学院开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副院长韩玉姬传达了学校人才工作大会会议精神。副院长谢卫对学校人才强校制度改革方案及其制度制定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学院党委书记丁廷孝为传达了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立云、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刘建贤同志讲话精神,要求全院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刘毅书记在人才工作会上的三点意见:一要提高站位,增强人才工作使命感;二要狠抓落实,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三要加强领导,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会议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改革方案,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上下一心,共创一流。
  今年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攻坚之年,学校党委在本届干部中全面推行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阶段要求,明确各个岗位领导干部和各个单位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本次会议,学校进一步深化人事改革,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通过分类评价,实施绩效管理,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质量推进目标任务的实现,为“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