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难在何处?

29.11.2013  13:29

  燕赵都市报记者王小波胡印斌/文

不知从何时起,“钱学森之问”困扰着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减负”、“释放个性和创造力”,成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教改的最强音。众声喧哗多年之后,这一目标至今仍是水中花镜中月。改革似乎难以摆脱“魔咒”,减负越减负担越重,素质教育仅是装裱门面的工具,自主 招生 异化为生源大战,一切还是分数说了算。

  人们意识到,这是教育选拔人才的“顶层设计”出了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目标,可谓切中时弊。但其成败还有待观察,关键在于放权的程度。

“废除高考”引来的口水

  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范谊可能没想到那次“祸从口出”的长远影响。2007年,他是宁波大学教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就在那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向大会提交了一份8000余字的建议,这份建议在社会上“炸开了锅”。

  他的建议是“关于废除高考,创新 高校招生 制度”。形成相关建议,他经历了5年的思索、3年的字斟句酌。“我们要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范谊说。

  “高考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教育的本性和灵魂;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它给我们的青年的思维戴上了枷锁,只能对规定知识反复记忆和辨析,扼杀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冲动;它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一个曾经最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今天必须重新学会创造。”这位文学造诣颇高的学者在建议中写道,他把现行高考制度类比为“新科举”。

  彼时恰逢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各地都在纪念这项政策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范谊“不合时宜”的言论迅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取消高考将是中国的灾难。”许多人连夜在刚刚流行起来的网络博客上撰写长文,来表达反对的决心。反对者认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虽有弊端,但仍不失为现阶段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手段,是农村家庭孩子、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好路径。联系到当时有关“点招”、“保送”、“特长加分”等种种高考黑幕,人们担心,一旦废除了高考,普通民众家庭子女便会失去最底线的公平,人才选拔就容易异化为校方、教育主管部门、权贵之间的“捏面人”游戏。

  一同与会的代表委员也发出了不同声音,很多人认为范的建议“因噎废食”、“不切实际”,是“拍脑门”的想法,“如果找不到比高考更公平更可行的办法,为什么要废除高考?”会场上的一位“热门”代表说。

  也有众多赞扬的声音,废除高考“独木桥”,是对应试教育釜底抽薪,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他们认为,网络上对范谊的种种漫骂是“断章取义”的结果,在他的长篇建议中,不仅有“废除高考”这样石破天惊的提法,还有废有立,诸如:还高校自主招生权利,增加学生自主择校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学业记录、社会服务和技艺特长,用日渐完善的 高中 毕业会考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学术潜力考试取代高考。为替代高考,范谊也提及了一套高校招生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学业因素占50%,含高中毕业会考和学术潜力考试成绩;非学业因素占30%,含考生社会服务记录、学校社团活动记录、艺术技能发明竞赛获奖;社会评价20%……

  这是一次十足的民意测试。反对的声浪似乎占到了上风,在当年的全国两会新闻盘点中,这一建议入选部分媒体“十大”,标签却是“耸人听闻”、“哗众取宠”。

  提出取消高考,范谊并不是第一人。云南省原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是一位犀利官员,他曾在各种场合提出,要取消全国高考,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评价。

  然而,这些提议一时爆红众人眼球后,很快便陷入沉寂。教育改革陷入一轮轮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