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开膀子干 巴蜀大地脱贫攻坚战鼓声声

03.03.2017  17:12

 

  巴蜀大地脱贫攻坚战鼓声声——从秦巴老区到乌蒙腹地,从大凉山巅到雪域高原,党员干部、贫困老乡不怕苦与累,不惧荆棘,满裤腿的泥巴,换来沉甸甸的收获。

   合力干:

  干部贫困户劲往一处使

  2月2日,春节大假最后一天,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第一书记葛鹏程没有休息,而是和村里的养殖户一起开会,商量筹备“临时集市”,解决该村柿子、板栗、红苕等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几天前,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村翠冠梨基地,第一书记邵升和农技人员被村民围着,给大家耐心讲解管护技术。阿坝州汶川县克枯乡木上村,正在大战道路、用水、产业等脱贫“拦路虎”。从2月5日起,55岁的村委会主任杨成辉就天天蹲守在工地。

  脱贫奔康,党员干部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巴中市恩阳区不少干部常备3双鞋:一双胶鞋,一双雨鞋,一双皮鞋,走村入户或去工地穿胶鞋,下雨天穿雨鞋,开会时穿皮鞋。春节前后,干部们多数时间都穿着胶鞋走村入户。“看他们脚上的泥,就晓得不是摆花架子。”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月18日一早,渠县射洪乡桂坝村天气阴冷,贫困户沈茂春头上却冒着汗。这两天,他一心扑在即将播种的玉米地里,翻土、犁地。“今年一定要脱贫!”沈茂春暗下决心。“把7只羊发展到20只、管好3亩茶园、再抽空打点零工……”在雅安市天全县爱国村,59岁的姜荣贵安排了满满当当的“新年小康计划表”。

  重质量:

  既攻城拔寨又巩固提升

  搬新家住新房,对凉山州宁南县玉丰村村民李明元来说,这个春节最幸福。过去一年,凉山州有11.38万贫困群众脱贫,5万多人实现易地搬迁。凉山之变,是我省脱贫攻坚攻城拔寨、首战告捷的缩影。

  阿坝州制定2017年扶贫规划,精准列出“摘帽”县、退出村和贫困户“需求清单”,整合各类脱贫攻坚资金30亿元。内江市落实《“四好村”创建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等“六大行动”。

  遂宁加强扶贫过程监管,对连续2次季度考核排名末尾的县(区)和帮扶部门主要责任人诫勉谈话。乐山组建12个巡查督导组,专项督导各县(市、区)全年脱贫攻坚部署、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我省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资金的“黑手”,健全监督检查、问题督办、约谈警示、责任追究等7方面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监督执纪“一盘棋”格局。

  甘孜州对 280个退出村和8212户脱贫户加强跟踪检测,严防发生返贫现象。雅安市全年安排资金5400余万元,对已退出的贫困村继续实施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项目扶持。广元市逐一排查致贫返贫风险点,对因重大灾害、重大疾病等导致返贫的由政策进行兜底。

  谋长远:

  多管齐下奔小康

  选干部育人才、抓班子带队伍,为脱贫攻坚筑牢坚强保障。恩阳区把“抓党建”和“促脱贫”相结合,在群乐镇新河村成立“基层联合党总支”,让若干相邻村组团发展。“这既能解决贫困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发展观念落后等问题,还能在连片扶贫上统领全局,形成发展合力。”恩阳区委书记梁津华说。

  各市州紧扣重点补短板,谋长远发展。攀枝花市查漏补缺抓实3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工作。内江建立市、县两级特殊困难帮扶基金,对缺乏持续收入渠道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专项特殊帮扶。

  住上好房子,还要做到“锅里有肉,手里有钱”。广安市统筹实施产业提档升级、产业规模提升等扶贫“四大工程”,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自贡市加快推进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培育1至2个支撑产业,将70%的脱贫人口聚集在主导产业链上。

  好习惯、好风气在贫困地区不断形成。广元市把扶志作为扶贫的关键,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形成勤劳节俭、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扭转“等靠要”思想,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

  记者 庞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