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腐败案件59岁现象显著 吁加强任免监督

24.02.2014  14:02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阚枫)中国社会科学院24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腐败案件“59岁现象”显著,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的现象。今后反腐败斗争需要加大对干部任免的监督,力求避免“金钱政治”、“裙带政治”等的危害。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掀起反腐风暴,二十余位省部级官员被查,反腐成效获舆论广泛赞誉。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法治蓝皮书》重点关注了2013年中国的反腐特征,并对2014年反腐工作提出建议。

  法治蓝皮书指出,2013年,按照党中央部署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中国加大预防和查处腐败工作力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2013年反腐败工作呈现的特征,蓝皮书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首先,党和政府不回避腐败问题,不粉饰党风问题,坦诚地指出了腐败在党内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注重反腐倡廉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共十八大报告将过去“反腐倡廉工作”变为“反腐倡廉建设”,虽只有两字之差,但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和稳定性,符合反腐败斗争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的特点,表明党将反腐倡廉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的决心。

  蓝皮书称,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界定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其制度化、法制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探索反腐倡廉新方式新措施指明了方向。中央加强了反腐败制度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规定。相关文件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范公务接待、规范领导干部兼职等做了细化规定,并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等文件,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制度建设。

  再次,案件查处速度明显加快。公职人员从发现到立案、移交司法机关和完成司法程序用的时间都有所减短,彰显了一个“”字。

  法治蓝皮书指出,根据中纪委公开的2013年查处的案件情况,当前腐败案件呈现如下特点和规律:

  第一,“59岁现象”依然显著。“59岁现象”是指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的现象。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公布的案件数据,被查处公职人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9岁;其中,51~6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3.7%,“59岁现象”明显。

  第二,文化程度呈高学历化倾向。被查处公职人员的最低学历为大专,最高学历为博士。其中,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占29.3%;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8.8%;另有22%的人的学历不详。腐败分子的高智商化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更大,表明思想觉悟与学历无正比关系,提升公职人员廉洁制度不仅要思想教育,还要刚性的制度,才能将权力关进笼子。

  第三,党政机关仍是重灾区但其他领域呈蔓延之势。从2013年查处的腐败公职人员所属的单位情况看,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所占比例仍然较高,但正势头迅猛地向其他领域蔓延,特别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民团体中涉案人员比例不低,建议有关部门适时调整预防与查处腐败的重点。

  对于中国反腐工作的走势,法治蓝皮书预测,人事选拔任用将成为反腐败的重点。今后的反腐败斗争需要研究进一步创新干部任免制度,加大对干部任免的监督,力求避免“金钱政治”、“裙带政治”等的危害,尤其要防止这些因素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铲除滋生“窝案”、“大案”的土壤,实现政廉风清的目的。此外,反腐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司法、国企、医疗、教育、科研、公用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反腐败工作还存在漏洞,还需要更深入地推进。(完)

(原标题:报告称腐败案件“59岁现象”显著 吁加强干部任免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