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树”莫成“伤心树”(话说新农村·攻坚拔寨话脱贫⑥)
产业扶贫要多让市场做主,改变政府之手伸得太长、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象,让千家万户对接好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又到年底,正当很多农民欢心盘点一年的好收成时,中部某县的一些枣农却挥起斧头砍起了枣树。满怀希望种下的“脱贫树”,因为产品卖不上价,如今却成了“伤心树”。
这些年,类似这样的“谷贱伤农”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发生在贫困地区,更让人心情沉重。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重要路径。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帮扶对象是发展能力最弱的贫困群体,面对的又是竞争激烈、全球化的市场,产业扶贫的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做好新时期产业扶贫?关键在于让千家万户分散的贫困户对接好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这个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同时,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以扶贫产业选择为例。按理说,贫困群众是产业发展的主体,选择产业应当他们自己说了算。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贫困户只知道附近种的几种作物,让他们独立选择效益好、前景好又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干部掌握的信息多、见识广、素质高,相比之下,更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基于这样的考虑,再加上一些工作方法上的欠妥,很多干部有意无意地“帮农民做了主”。
然而,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市场行情眼下看涨的,到了收获时,很可能是另一番光景。政府“帮农民做主”,很容易好心办坏事。“政府让你养羊,你养鸡就对了”,看似一句笑话,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的写照。
这句笑话,也是一种警醒:我国的产业扶贫,应尽快改变“政府之手伸得太长,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也不能“置身市外”。然而,政府毕竟不是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的反应往往不很敏感,掌握的信息很多也是二手的、滞后的,因此,决策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确实是个问题。对此,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
相比之下,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最前沿摸爬滚打,决策往往更靠谱。政府通过支持他们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可以让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又能提高扶贫产业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常能取得更好的减贫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对产业扶贫放手不管,相反,政府要更好发挥作用。但,着力点不是越俎代庖替市场主体做主,而是做好服务。比如,产业选择上,政府可以组织参观学习,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决策。产业发展中,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扶贫贴息贷款、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等,帮助市场主体缓解融资等实际困难。在保护贫困农户利益上,政府应该通过机制设计,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同时,确保他们真扶贫、扶真贫;通过扶贫资金入股等形式让贫困户更好分享产业发展成果,通过推行价格保险、设立产业风险基金等,降低贫困户的风险。类似的政府服务,空间还很大。
实践证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越得当,产业扶贫效果往往越明显、越持久。眼下,政府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压实了责任的各级政府,更应提醒自己,在产业扶贫上尊重市场规律,适度“放手”,更多让市场说了算,才能取得最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