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脱贫攻坚“回头看” 巩固成效促奔康系列报道⑦“内外兼修” 建设幸福美丽乡村
今年,丹棱大力实施环境氛围提升行动——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组织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清”活动,完成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任务,打造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农村,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一批省级、市级“四好村”;铺天盖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引导脱贫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开展爱国守法星、创业致富星、孝老爱亲星、文明风尚星、卫生整洁星等“五星”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风气焕然一新。
如今的丹棱,房舍错落有致,村道平坦宽敞,产业规模成片,村民笑容满面……处处一幅幸福美丽新村的景象。
【外在】
讲卫生除陋习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丹棱镇龙鹄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是丹棱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经验。
从2009年开始,龙鹄村便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直至2011年3月,“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正式形成。“村委会+承包人+村民”的模式走出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困境,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保持难的问题,优秀经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龙鹄模式”推行后,龙鹄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成为了龙鹄村的真实写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都觉得生活在龙鹄很幸福、很自豪,外出务工的很少。”该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说。
今年,丹棱全域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提升治理,总结提升“龙鹄模式”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垃圾分类更加彻底,纵深推进环境治理村民自治,三级联动、精准实施,消除农村面源污染,目前已完成全县垃圾收运设施升级改造——给垃圾池加门加盖,防止雨天雨水冲刷污水流出造成二次污染。“升级后更加干净了,再也不怕雨天雨污混流出来了。”龙鹄村3组村民黄玉辉说。
“烂果子、菜皮叶,入池产气把饭做,塑料纸壳分筐投,卖点小钱打豆油……”这是龙鹄村专门编写的垃圾分类顺口溜,几乎每个村民都记得滚瓜烂熟,并且平日里每家每户做到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三类。村民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让村里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近年来,丹棱积极组织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清”活动,完成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任务,打造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农村,成效显著。目前丹棱共建成省级“四好村”7个,市级“四好村”21个。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在丹棱大地上徐徐展开。
【内在】
讲文明树新风 乡村风气焕然一新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自立自强,和谐发展”……在张场镇廖店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这样的标语显眼地镶嵌在安置房的外墙上,感恩奋进的氛围十分浓厚。
今年国庆节,廖店村“1+6”服务中心内不少村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参加村委会组织开展的升旗仪式。“奔康大道修到了家门口,我们搬进了新房子,发展了产业,日子越过越好。”该村5组村民张明安激动地说,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特别大,以前是穷山沟,现在是幸福美丽新村,“脱贫不忘党恩,以后我们也要自力更生,不给党和政府添负担”。
丹棱像张明安这样脱贫不忘党恩的脱贫户不在少数,张场镇岐山村4组村民王玉华也是其中之一。2016年6月,率先脱贫的王玉华凭借着养殖技能和发展潜力,被评为了村里的脱贫示范户,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脱贫的过程中,王玉华也领悟到了,“只要不当懒人、闲人,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脱贫根本不成问题。”据悉,目前,王玉华一家共发展了4亩茶叶、7亩多猕猴桃,还养了40只存栏种羊,年收入达到了6万以上。对于未来,他充满干劲。
村民知党恩、感党恩与各级各部门的引导也分不开。
近年来,丹棱创新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活动,每个村每月确定一天为党群集中活动日,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能培训与村民生产生活需求等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确定活动主题,通过活动开展引领群众感党恩、守法治、勤致富。创新开展爱国守法星、创业致富星、孝老爱亲星、文明风尚星、卫生整洁星等“星级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深化家风家规建设,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10月18日,杨场镇狮子村如期举行党群集中活动日,恰逢重阳节来临之际,村两委通报公布了今年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评选出的狮子村“十大孝心敬老”家庭,希望通过孝心敬老家庭示范引领,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孝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受到了全村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村村都建起了“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农民大舞台,“讲卫生、除陋习”蔚然成风,打牌的少了、看书的多了,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走进丹棱乡间,处处洋溢着感恩奋进、积极向上的氛围,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风气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