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凉山世纪新跨越

10.07.2018  20:18

 

  写在前面

  今年2月11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我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视察我州脱贫攻坚,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在贫困群众家,在彝家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我州的脱贫攻坚情况,和贫困群众、基层干部交流谈心,嘘寒问暖,为我州脱贫攻坚工作开良方,出实招。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早春的凉山,沐浴在阵阵和煦的春风里。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二元经济特征显著——安宁河流域的县市地处国家级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处高山、高二半山的县却又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同时,长期以来,依托矿产资源形成的资源型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时候,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课题。

  面对复杂的州情,州委、州政府把“五个发展”理念与凉山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转型跨越,自治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为目标的宏观发展战略。

  “脱贫攻坚,转型跨越,全面小康”,一个相互支撑的发展战略,用转型跨越引领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中实现转型跨越。

  宏观发展战略的确立,带来了各个支柱产业的相互交融支撑,带来了自治州五年砥砺奋进的改变。脱贫攻坚成就斐然,截至2017年,全州近30万贫困人口脱贫。而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的转型跨越正在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传统资源型经济格局正在改变,旅游业、新技术、新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逐步走上拉动经济发展的前台。

  2017年,全州实现GDP1480.9亿元,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稳居四川省第一发展方阵。

  凉山,长风聚三江,奔雷走小康。

  举全省之力,打赢凉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2018年6月,省委、省政府为我州制定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和《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方案》。这是我省攻坚凉山深度贫困的战略部署。

  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我州召开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向11个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授旗。5700多名来自全省各级各地干部组成的综合帮扶工作队重装上阵,奔赴凉山。他们将和凉山的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向深度贫困的堡垒发起最后的冲锋。

  战旗猎猎风雷动,大小凉山千军发!

  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现在人们更习惯叫它“悬崖村”。

  这村因为这里的村民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而让全国知晓。今天的“悬崖村”更是已经闻名全国,在2017年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偏僻彝族山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2000多级的钢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新建的村小和“一村一幼”给了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环境,养羊合作社给村民们带来了富裕的希望……

  2018年1月,新的一年刚刚开始,由川投集团等企业投资6.3亿元的“‘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项目开工,“悬崖村”农文旅产业扶贫进入实操阶段。这天,兴奋的村民唱起了山歌,年轻的村民拉博被新成立的公司相中了,他成为一名户外攀岩领队,今后,他将会有每月3000元的收入。

  悬崖村,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热词——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在这个偏僻彝族山村的实践,而这个实践,正在今天的凉山生动书写。

  凉山,地处横断山脉南段,高山耸立,大河奔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作为社会形态的直过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始终是阻碍自治州进步的瓶颈。全州17个县市中,有11个县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县。

  数据是沉甸甸的,全州2072个贫困村和50.6万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退出和脱贫,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的“硬杠子”就像跳高的横杆一样,高高地横在自治州的面前。

  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成为自治州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

  2015年,精准扶贫开启凉山脱贫攻坚的历史新进程。

  产业,鼓起贫困人口腰包

  2016年12月26日,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村民布约拉比子领到了村里香菇基地这一年的1800元的分红。这一天,鲁坝村的39户贫困户都领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分红。

  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海拔高度在2100米至3500米,山高路弯,气候较为恶劣,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2户,272人。

  2016年初,这个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村里的678亩土地,引进成都的一家企业,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基地采取“政、企、银、农”扶贫模式,政府指导,企业引导,银行担保,农民入股。鲁坝村村民们通过村里的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进入基地打工挣取工资。

  村民邓伍萨告诉记者,他白天在基地干活,80元一天,晚上守夜又有50元,再加上妻子也在这里上班,我们两口子一个月加起来可以挣到6000元。

  说到村里的香菇基地,邓伍萨一个劲儿地说好。

  现在,鲁坝村的香菇基地已经发展到了上千亩。和冕宁县鲁坝村一样,泸沽湖边的盐源县泸沽湖镇舍夸村也建起了自己的桃树基地,玫瑰基地,这里的村民和几百公里外的鲁坝村村民一样,分红、挣工资、收取土地租金。

  产业基础薄弱是我州脱贫攻坚必须要攻克的难关。在产业扶贫专项方案中,提出了把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到人,着力改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提高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到2020年,贫困村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30万亩。

  地处横断山脉的凉山,垂直气候明显,海拔高差近5000米。我州瞄准了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的丰富多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出台了《凉山州“1+X”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凉山州“1+X”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适合凉山大面积种植的核桃产业为主,明确到2020年全州林业产业基地面积将达到2700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平坝、高山、河谷地区县市乡村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发展石榴、青花椒、脐橙等“X”产业。这个产业发展路径把凉山六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特色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出了丰富的大凉山特色农业产业品牌。

  到2017年,全州的核桃种植面积达到810万亩,挂果面积270万亩,覆盖了全部2073个贫困村,核桃的干果年产量12.4万吨,年产值26.5亿元。以核桃为代表的各类特色农林产业成为贫困乡村的“摇钱树”。

  在雅砻江边的盐源县大水田村,全村人均核桃年纯收入已经超过了2万元。宁南县茶岭村除发展核桃外,还发展茶叶、板栗等林业经济,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余元。

  马铃薯是凉山的传统产业,为提升马铃薯的效益,我州着眼于把马铃薯由“温饱薯”变为“致富薯”,建基地,推优品。引进了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等,马铃薯的产量产值得到大幅度提高,到2017年青薯9号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

  “果、蔬、薯、草、药”特色产业构筑起了凉山脱贫攻坚的产业支柱。以特色产业为支撑,自2015年以来,凉山州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以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增长。

  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走啊走,我要走进知识的海洋里。

  我要学习知识文化,跟着社会主义道路走。

  翻过那座山,趟过那条河,我的梦想已起航……”

  《祖国之子》,这是凉山一位彝族教师为自己学生写的歌曲。2017年11月,在央视《魅力中国城》的舞台上,当一群彝族孩子唱着这首歌,从霞光中走出的时候,全场泪目了,凉山的观众泪目了!

  教育,对每一个凉山人来说,是心里最为沉甸甸的希望!对那些生活在高山峡谷间的每一个家庭,教育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对自治州来说,教育更承载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民族进步的历史责任!

  下午4点,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村民吉格依嘎就赶往村幼儿园,他要去接自己4岁多的儿子。

  过去,对凉山大山深处山村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听也没有听说过的事物。而今天,大山深处的彝寨里,村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了。发生这种改变的原因,是遍布凉山的“一村一幼”。

  “扶贫先扶智”,扶智从什么地方抓起?彝族聚居区的凉山,幼儿教育成为首先关注的对象。

  还在2012年底,昭觉县在全县做了一项特殊的调查:学前儿童汉语水平调查。调查发现,听不懂汉语授课是彝区教育的共性。

  2013年,昭觉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学前教育,昭觉县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经过学前教育的彝区农村孩子在进入小学后,没有了“语言关”的障碍,基本上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了。

  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彝区农村孩子学前教育在大小凉山全面铺开。“彝区‘一村一幼’计划”以村为单位,在彝区2586个建制村设立幼儿教学点建幼教点,实施双语教学。当年,凉山州就开办了840个村级幼教点。到2017年,凉山州全州已经开办了村级幼教点3070个,设立教学班3925个,全州在园(班)幼儿达到24.59万人。

  2016年9月,被称为“悬崖村”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小学开学了,这个学期,报名的学生人数比往年翻倍,达到了289人。而从这个学期开始,“悬崖村”村小改为全寄宿制,除了寒暑假和重大节日,学生全部住校,再也不用每周攀爬天梯。

  就在“悬崖村”村小开学的时候,凉山州完成了全州19个类似“悬崖村”的村小的寄宿制学校建设,5个县(市)的3所乡镇中心校、9所村小学,共1292名学生和“悬崖村”的孩子一样,开始在寄宿制学校学习。这些学生按照每天15元、每月补助30天标准,每年有4500元补助。

  我州把寄宿制教育作为解决彝区农村教育资源布局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抓手。到2017年底,全州已经投入资金48.78亿元,规划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566所,在校学生将达52.66万人,寄宿制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50.72%。

  均衡教育,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飞翔

  凉山,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高山与峡谷,不仅阻断了交通的畅通,也让孩子们上学的步伐异常艰难。就如同自治州的二元经济一样,彝族聚居县教育与安宁河流域县、市呈明显的“二元”格局,彝族聚居县教育发展滞后;而在县域内、城乡间教育发展也不均衡。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句话对凉山来说,对凉山的脱贫攻坚来说,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的发展需求。

  2014年6月,《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这一年开始,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投入3.46亿元扶持大小凉山教育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中小学寄宿制规模、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计划”是凉山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所启动的第一项工程。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布局的全面均衡发展。凉山的学校以举办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形成“学前以村办为主,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高中学校向县城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办学模式。

  从2013年凉山“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台,到2017年,教育走过了辉煌的五年。按照凉山“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75万人,巩固率90%。这个发展目标已经在2017年全面超额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76.23万人,入学率达99.54%。

  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彝区藏区教育扶贫的惠民工程,其主要目标是每年组织一批大小凉山彝区13个县(区)的学生到内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进入“9+3”免费教育计划的学生,将免除每生每年2000元学费;并补助一、二年级每生每年最高达3000元的生活费。

  则阿舍是盐源县一个山村的贫困家庭的学生,2017年,已经是他在四川省商务学校学习的第三年了。

  “我们家,家庭贫困,父亲原本让我初中毕业就去打工,可我真的很想继续读书。幸好有了‘9+3’让我能够继续读书。”则阿舍说。和则阿舍一样,现在就读于四川省贸易学校的马海阿依嫫也来自一个贫困家庭。“9+3”免费教育计划,为家在越西县大瑞乡林沟村的她铺就了继续求学的路。

  《凉山州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规定,每年在全州选送4400名中职毕业生到内地29所优质中职学校就读,自2014年实施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以来,凉山州已先后输送上万名“9+3”彝族学子到30所内地中职学校就读。为此,州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职业培训。

  “9+3”免费教育计划为大小凉山的彝族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

  如今,我州有中等职业学校18所,州内中职在校学生达到了2.9万人,初中毕业生基本实现“应读尽读”。与此同时,凉山职业教育另外一个大规划正在落地,以凉山民族师范学校为基础,投资10.4亿元,筹建的四川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在推进,将于今年招生。

  职业教育扶贫,实现了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目标。

  搬迁,建起贫困家庭的新家园

  从海拔3000米的土坯房搬到山下白墙青瓦的新砖房中,2017年,普格县马洪乡久史村呷布俄加一家四口告别了寒冷的高山生活。一年多前,呷布俄加拿到了每人1.5万元的国家扶持资金,自己筹资2万元,总共花8万元在山下螺髻山镇的黄草坪村修建了砖混结构新房。新家,温暖舒适,有沙发、有电视;就连孩子们的上学路,也变为宽敞平坦的柏油大路。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他和妻子很满意。

  也在这年的2月,布拖县拉达乡博石村六组27户彝族人家,收拾好行囊,告别了居住多年的土房,告别了地里怎么种也长不好的庄稼,告别了生活数代的故土,从海拔3000余米的木且山之顶,搬迁到山脚下的新村。

  当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的时候,易地扶贫搬迁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凉山的高山和高二半山,气候寒冷,出产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居住在这里的贫困人口脱贫的最好方法就是易地扶贫搬迁。

  “十三五”期间,我州将完成23.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23.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州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

  这是这个民族的又一次“迁徙”!

  2017年,我州又有12189户50097名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新家。迄今,已经有近十万贫困人口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高寒山区,住进了彝家新寨、藏族新居、摩梭家园。

  从高寒走向温暖,从贫穷走向小康,脱贫攻坚,凉山又一次世纪新跨越。(记者 罗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