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造血”激活脱贫内生动力——绵阳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纪实

26.12.2016  16:37

 

果树满山腰,农民迎丰收,洋楼拔地起,喜悦溢心头。自去年8月,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以来,“脱贫奔康不落下一户一人”便成了绵阳人矢志不移的追求。

因为矢志不移,所以凝心聚力。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立足“产业是农村长远发展之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大力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助力脱贫攻坚,实现更有力度、更有质感的发展。

如今,在农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蜿蜒延伸,一盏盏高耸明亮的路灯伫立路旁,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硕果累累……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减贫36401人,2016年计划退出的73个贫困村脱贫指标全部达标。

对症下药 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扶贫,必须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在梓潼县三泉乡泉源家庭农场,成片的猕猴桃树长势喜人。作为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型生态有机栽培技术”教学研基地,泉源农场今年产出猕猴桃近20万公斤,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猕猴桃俨然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助推器。

这仅是我市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理念,围绕巩固和提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三大支柱产业,结合贫困群众生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具有特色的绵阳经验,助推精准脱贫。

在产业扶贫“指挥棒”的导引下,绵阳轰轰烈烈地打响了一场场“扶贫攻坚战役”——

把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契机,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应对养殖业市场价格波动,引导养殖业主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挖掘贫困地区比较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生猪、牛、羊、小家禽等家庭养殖……

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截至10月底,全市贫困地区建成高标准农田3.74万亩,建设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产业基地29.1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2.2万亩,出栏猪、牛、羊等牲畜41.23万头,小家禽215万只,圆满完成农业产业脱贫年度目标任务。

创新模式 精准脱贫攻坚

没想到利用闲暇时间我们也能脱贫致富。在家门口打工,简直太方便了。”日前,拿着刚到手的工资,在安州区金华养猪专业合作社兼职养猪的村民肖玲笑逐颜开。

朴实的话语、充实的生活、愉悦的心境,无不是群众肯定我市扶贫工作的生动诠释。

面对“2020年每个贫困村都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1.65万”的目标,我市产业扶贫思路脉络清晰: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和项目资金,结合贫困群众生产资源,统筹创新推广股份合作、利益兜底、二次分红等产业扶贫新机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企业、合作社等联合成立协会,加快构建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

在大手笔、大力度的投入下,我市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精准脱贫攻坚的新高潮,探索出一系列生态循环、创新实用的产业扶贫模式——

梓潼县探索建立了“政府+龙头企业(正大集团)、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1+5”产业扶贫模式;安州区金华养猪专业合作社采取“”“”“”模式,带动帮助7个乡镇486户困难户和贫困户养殖增收380余万元;江油大力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贫困户”“农民专合社+贫困户”等联营共赢模式,建立起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机制。

志智双扶 激活内生动力

扶贫”是一项以“”为核心的系统工程。

产业扶贫,绝非简单地将项目引进村中,更要让“脱贫”扎根在农民心中,改变贫困群众思想意识,变“输血”为“造血”,依靠他们自身力量提升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最终实现扶贫成果由贫困群众共享。

如何培育新型农民?我市注重引导农民在思想上由“从业者”向“事业者”转变。

市农业系统因人、因户施策,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要求,编制产业发展计划,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种养业;抽调520名专业农技干部深入到520个贫困村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采取“把专家请进来”“让农户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种养殖技术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种养技术水平;市委、市政府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市级提升培训……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520个贫困村累计培训新型农民15.08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指导资料18.85万余份,开展技术培训4524场(次),赠送粮油种子、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物资42.5万公斤,赠送种畜禽6.4万头,赠送种苗11.1万株。

如今,在绵阳的田间地头,一幅美丽的“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绿色健康、和谐发展”的产业扶贫画卷已然铺开。(李灵越 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