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探访胶囊原料:药用明胶多用制革废料制成

16.03.2014  11:32
 

  2012年,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曾经报道过浙江等地的胶囊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加工药用胶囊的问题,节目播出之后,各级执法监督部门采取了大量措施,加强了对胶囊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也确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胶囊和明胶行业继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胶囊企业已经不再使用工业明胶作为生产原料了,取而代之的是专门的药用明胶。据了解,明胶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药用胶囊会用到药用明胶之外,还有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品,比如糖果、酸奶等等,都会用到食用明胶作为食品添加剂,那么,这些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明胶,到底是不是卫生,到底安不安全呢?

=

  药用明胶

明胶黑幕

三铭胶业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是国内一家大型明胶生产企业。福建三铭胶业有限公司原销售部经理吴凤娟告诉记者,他们厂年产明胶约3000吨,大多都是作为药用明胶对外出售。

这种用于胶囊加工的药用明胶呈淡黄色颗粒状,看上去光鲜照人。据经理介绍,用来生产这种明胶的主要原料就是动物皮。

然而当记者来到原料库房时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所谓的动物皮原料,不过是一些颜色深浅不一的碎皮子,这些脏兮兮的皮子被直接堆放在地上,从皮堆里面渗出来的蓝绿色的液体随处流淌。

在原料库房的一个角落,记者找到了一种外观相对新鲜的皮料。这种碎条状的皮料数量并不多,由于当地气温较高,一些皮料开始腐烂,上面爬满了虫子。

这名经理告诉记者,这种毛边皮每吨售价4000元左右,而另一种蓝绿色的碎皮子每吨才卖一两千元,价格相差一倍多。他们厂每天生产十几吨明胶,所需原料皮高达上百吨,根本不可能全部采用鲜皮作原料,即使有毛边皮也是掺到蓝绿色碎皮中使用。

记者来到漂洗车间,只见这种蓝绿色的碎皮子被放在一个个圆形的池子里进行漂白和清洗。记者注意到,一些透明的液体通过管道被注入漂洗池。负责人介绍说,这些液体是盐酸等化工助剂。通常干净点的皮用盐酸处理,太脏了就用硫酸处理。

原本看上去脏兮兮的蓝绿色的碎皮子,使用盐酸和硫酸进行十几遍的漂洗处理后,果真变得又白又嫩。

随后,这种看上去很白嫩的皮料被放在熬胶罐里进行熬制。熬制好后胶液再通过加工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了金灿灿的明胶成品。这些明胶按照不同规格进行包装,成为专门用于软、硬胶囊加工的所谓药用明胶。

当记者问到这种替代鲜皮用来加工明胶的碎皮原料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这名负责人只透露说,碎皮原料主要来自水头,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