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杨惠琴:从“看见”到“懂得”,她用爱呵护“心灵”

25.05.2023  17:54

编者按: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自2020年我校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按照思政教育大协同、育人机制全贯通、育人要素强融合要求,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依托,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持续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和育人成效。近年来,学校“两支队伍”建设见成效,培育出一批“领头雁”,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一批先进典型。

2022年“ 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年度人物 ”杨慧琴

有作家曾这样形容心理师的眼睛:“由‘看见’而‘看懂’,等到‘领悟’乍现。”西南科技大学心理辅导与教育中心副主任杨惠琴老师也有一双令人记忆深刻的眼睛。在她从事心理学研究与咨询工作的近二十年里,这双“火眼金睛”帮她看见心理问题,看懂问题缘由,看透解决之道。

看见”所需  建设队伍

2006年,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的杨惠琴在西南科大开始了自己的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历程。针对学校早期心理教育专业人员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她提出“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争取到学校经费支持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逐步培养和带领了一支30余人的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保障了心理教育的可持续性。

除了教师队伍,她还充分挖掘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心理委员、学生朋辈咨询员等学生心理骨干的培养和管理,指导学生编辑出版《心路报》,在纸质版报刊日渐势微后推出“心语君”,成为同学们喜爱的品牌新媒体。为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需求,2018年开通了西南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学校心理活动消息,发表同学创作的美文,传播心理科普知识。

看懂”病理  疗愈心灵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复杂性不断增加。她带领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的专业人员,充分抓住每一个疗愈学生的机会。入学时的大学生心理普查旨在初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随后的筛查、约谈工作则进行深入的诊察。每周一次的咨询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专业的纾解途径,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无数条生活轨迹。 

有同学因家庭关系和学业压力焦虑不堪、几近崩溃,通过咨询陪伴,彻底改换心态,放下包袱积极前行;有同学与舍友关系剑拔弩张,长期失眠,通过她的个体心理辅导和积极沟通协调,化解了一场场危机,还顺利考上了研究生;有同学被抑郁症困扰多年,通过药物治疗和她的咨询辅导,终于摆脱病魔,不仅如期毕业,还转而投身心理学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同学,心理中心则侧重于潜移默化的预防工作,健心活动、朋辈支持、网络宣传……全方位、全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在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的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学校发生恶性心理健康问题事件的几率,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都是偏低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她这样总结。

看透”心灵  修行自我

心理咨询是一份助人的工作,更是一个不断要求精神高度和个人成长的工作。杨惠琴曾自比是个“垃圾桶”,堆积的全是来自访问者杂七杂八的负面情绪。因此,她总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来提升自身的“转化”能力。通过努力,她先后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认证。从2009年开始,陆续担任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绵阳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绵阳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项社会职务。工作之余,她积极投身社会服务。2008年汶川地震,她第一时间投身灾后心理援助,组建“绵阳市心理咨询师联盟”志愿者团体,率领队友开展志愿行动,被授予国际莫妮卡“人道主义杰出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她作为教育部CCNU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为武汉一线医务人员、保安、群众,以及海外留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在校内开展疫情心理干预,开通咨询热线,开设专题讲座,发布心理防护推文,构建朋辈心理支持网络,维护师生的心灵健康。

以爱育“”  润物无声伴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深远、细致的工作。杨惠琴遵循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中,她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与公寓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管理制度及心理咨询师聘任制度,建立校院两级工作考核机制和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督导师、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员工作考核机制,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持续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及春季心理危机排查,对高风险学生进行妥善管理,强化家校育人合力。

2010年,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与效果问题,杨惠琴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大胆尝试,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将团体辅导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校本科人才质量调查报告显示,50%以上的新生认为“理论+实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自己影响最深,高达92%以上的新生认为该课程对自己有帮助。2015年提出“立足心理发展关键期,夯实心理发展延续期”的学生心理教育思路,构建了“5+3”的教育体系,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2018年提出“以德育心、以智促心、以体健心、以美养心、以劳炼心”的心理教育“五心”模型,开设“全人发展工作坊”并纳入素质微学分,将心理教育融合于对人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培养,深受学校师生好评。

她深谙养育心灵需润物细无声,提出心理教育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节气中挖掘心理育人元素。2023年4月,由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承办的西南科技大学首届“花朝节”健心活动顺利举办,将传统文化教育、生命体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主动创新  科大品牌闪耀夺目


为探索让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心理教育途径,杨惠琴从2006年开始持续推动校园心理情景剧品牌项目建设,目前也是学校心理教育经典活动之一。每一届校园心理情景剧汇演,从剧本征集、选拔、修改,到彩排、上演,她都亲力亲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历届大赛中均获得佳绩;2022年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现场,由她创作指导的《镜中人》以第四名的成绩荣获“十佳剧目”奖和“最佳编剧”奖,被我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樊富珉教授赞誉为“最符合心理情景剧的心理情景剧”。一滴一滴汗水,一步一步努力,一个一个成绩,她的锲而不舍影响和带动了四川其他高校,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工业学院等高校进行专项指导,也因此铸就了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决赛前十名中,四川高校独占四席的傲人成绩。

不负韶华  心理育人硕果累累

学校心理工作得到多方认可及赞誉,在各种心理教育赛事中不断获得佳绩。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二等奖,2021年获得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及最佳女主角奖,2022年获得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十佳剧目”及“最佳编剧”奖;2019年至今连续四年共有十余位同学获得全国高校“百佳心理委员”称号。心理教育创新实践产生出丰硕成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次、一等奖2次,获得四川省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学校两次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三次获得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心理中心团队荣获四川省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并成为首批“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杨惠琴个人也被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2022年被授予“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年度人物”。

聆听他人之言,指引前行方向,修行个人之路,服务育人建设。云淡风轻的她,前行的每一步都踏得格外坚实,“我一路向前的底气便是最初的情怀与梦想以及背后的一路脚印。”   

(周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