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四大行表态松绑“限贷”传递出什么信息?

25.09.2014  21:43

    新华社上海9月25日专电 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四大行表态松绑“限贷”传递出什么信息?

    新华社记者

    继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之后,24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也回应了松绑“限贷”的传闻。至此,几天来备受关注的房贷政策调整,四大行均已有所表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强调支持合理需求适时调整政策。截至目前,职能部门尚未有明文政策出台,市场对于“房贷政策调整”的讨论再度升温。这样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传递出了什么信息?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各大银行还在“投石问路”。业内人士指出,房价问题核心是货币。当前,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正从相对外围的“限购”向更为核心的“限贷”传递。深陷“焦虑”状态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政策的招数变化。

     “限贷松绑”银行态度微妙

    来自媒体公开的报道说,银行的房贷政策即将出现全新变化,只要还清房贷,都可以算“首套”;首套房利率重返“七折时代”;二套房的限制也有松动。据称,这是央行上周召集四大行开会吹风的主要“想法”。不过,这一传言很快遭遇了“滑铁卢”,各商业银行均否认调整了房贷政策。

    记者多方求证发现,银行对“限贷松绑”态度微妙:中行表示,总行已授权当地分行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对不同的购房需求采取差异化策略,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支持居民合理购房需求。工商银行对新华社记者回应称,依旧积极支持个人住房和房地产开发的合理信贷需求,“正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并将及时做好相关信贷政策的衔接,不断完善相应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则表示,建议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尤其是首套房认定标准。

    “各种迹象表明,商业银行松绑首套房认定标准,由‘认房又认贷’调整为‘认房不认贷’,并非空穴来风。”上海某银行业资深人士说,“但银行又有重重顾虑,很可能是由各地分行根据当地楼市情况出台不同的政策。

    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引争议

    目前楼市限贷的“认房又认贷”政策始于2010年5月住建部、央行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根据这一政策,只要符合“家庭名下有房产”或“有过房贷记录”中任何一项,即不能算作首套房。

    这一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抑制楼市炒作、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效降低了按揭贷款风险。不过,运行至今遭遇的一个问题是: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被抑制,居民贷款成本走高。比如,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地区个人首套房贷的占比已在90%左右,房贷按揭平均首付成数达到46%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前几年为了抑制楼市泡沫,出台了很多限制性措施,信贷政策非常严格,比如对首套房“认房又认贷”等,在抑制投机的同时,也“误伤”了不少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放开“限贷”是进一步的标志。如果“限贷”放开,可能意味着管理层,至少是地方政府对当下房地产市场要做全新的思考。“首套房贷‘松闸门’相当于给居民购房加杠杆,将能有效解决目前信贷矛盾。”广发证券分析师沐华说。

    但是,对于放开“限贷”,一些专家依然心存疑虑。“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无疑是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但是,大规模地放开‘限贷’,会不会带来市场的强劲反弹?又或者,带来市场信心的进一步低落?这些市场的心理因素把握起来比较难。

    市场期待明确调控方向

    自今年6月以来,国内城市陆续松绑房屋限购政策。截至目前,46个限购城市中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三亚6城仍在执行限购。但放松限购作用相对有限,各地住宅库存量仍持续攀升。

    继放松限购之后,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又公布实施了一系列提振楼市的举措。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轮救市旨在进一步通过信贷、财政、税费补贴等更多手段形式刺激楼市交易复苏。部分地区已出现放松首套房贷认定标准的端倪。面对低迷,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的焦虑不亚于购房者,且已把“”踢给了信贷监管部门。

    银行人士建议,应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首套房贷支持的范围、条件和标准,切实满足居民家庭购买自住和改善型住房的贷款要求。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近期表示,住房价格是市场的重要信号,其本身不应当是直接的调控对象。简单地将住房价格作为住房政策的调控对象并不合适。住房政策的调控目标应当是供求平衡、市场平稳。

    记者采访发现,楼市相关各方均处于“深度焦虑”状态。地方政府、监管部门既想放松“行政之手”微调楼市,又担心松绑“限贷”被过度解读为刺激楼市;商业银行、开发商、购房者则期待明确调控方向,让市场发挥作用。(记者叶锋、姚玉洁、王凯蕾、武卫红)(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