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也有"愁" 四川众筹未来之路在哪

17.05.2016  13:51

本报制图/卢浩

深阅读

“人无股权不富!”5月8日下午2点,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园一间咖啡厅,主持人提高声音宣布一场股权众筹活动开始。活动火爆程度超过主办方预期。就在同一天,记者获得消息:四川首家股权众筹平台麒麟众筹业务已陷入停滞。

2014年起,股权众筹这一主要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从北京、上海等地蔓延到四川,并快速火起来。

然而,行业发展速度超过监管更新速度,在帮助创新创业项目找到急需资金而声名鹊起的同时,因监管法规空白等原因,让进入基本无门槛、退出机制亦缺乏的股权众筹行业身处尴尬境地。

□本报记者 李龙俊

众筹发展之火

解决创新创业项目融资难,业内人士估计,川企已通过股权众筹融资过亿元

“龟与熊猫”的创始人代宇最近特别忙。一方面要打理19家“龟与熊猫”水族主题店,一方面要参加项目路演,与机构投资者会面。

5月12日,他站上国家会议中心创新中国春季峰会路演台,面对红杉、赛富等知名投资机构推介智能鱼缸项目,获得智能硬件项目路演第二名。代宇有些自豪,活动从全国3000个项目中挑选出100个,他是其中之一。目前,他给公司的估值是6000万元。

一年前,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当时“龟与熊猫”水族主题店仅有3家。

“股权众筹是我们跳跃式发展的转折点!”代宇说,当初想多开店上规模,但找不到钱。找银行融资,没有抵押物;找投资机构,人家觉得规模太小,看不上眼。

在与本地股权众筹平台“聚天下”深度对接后,“龟与熊猫”项目上线融资。“计划融资200万元,最后超募了85万元,我们释放了25%的股权给投资人。”代宇介绍,钱一到位,水族店快速扩张,2015年就增加了16家,更重要的是,很多研发项目变成现实。“自动调温、投食,并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的智能鱼缸项目,将成为我们未来的增长点。”

成都冒菜与股权众筹的融合,则让创业者关仁的冒菜馆“关刀即时捞”快速走进商业综合体,叫响高端冒菜品牌。关仁介绍,两年来线上、线下众筹店达到7家。“解决部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的融资难题,是股权众筹兴起并火热的关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玫认为。

零壹数据中心统计,截至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已筹金额保守估计在20亿元左右。业内人士估计,川企通过股权众筹融资过亿元。

股权众筹的融资功能得到了认可,我省提出支持各类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创新业务模式,包括成都、遂宁等市也提出争取设立股权众筹交易所、构建众筹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