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周评:A股反弹无力 难改震荡常态

31.05.2014  11:05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本周,沪深股市依然延续此前的震荡走势。虽然深市指数略有上涨,但股市仍然缺乏内在动力,反弹无力。在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保持现状的情况下,A股恐难改变震荡常态。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039.21点,微涨0.23%;深证成指收于7364.83点,上涨1.71%;中小板指数收于4651.8点,上涨1.46%;创业板指数收于1318.13点,上涨1.71%。

回顾整个5月份,沪深股市表现毫无亮点。尽管各类利好消息不断,优先股、沪港通、新国九条、券商创新政策等陆续出台,但是A股不为所动,整个5月份沪指微涨0.63%。

分析人士认为,对利好的冷淡反应显示市场自身缺乏内生性上涨动力,不具备持续反弹的能力。而且,由于市场缺乏基本活力,成交量也一减再减,不仅导致增量资金匮乏,存量资金也在不断离场。再加上大小限售股解禁后,市场面临的抛压不减。

从表面上看,数百家严阵以待的IPO企业似乎成为当前股市不振的重要掣肘因素。市场讨伐声音不断,认为股市扩容步子迈得太大,打击股市信心。

为此,监管层多次解释,这数百家企业并不是短期内上市。而后,证监会又几度明确发行节奏,表示从6月份到年底只发100家左右,IPO发审会每周只审核四家企业。然而,这种希望稳定预期的表态并未在市场上获得掌声,股市也没有因此而改变低迷走势,依然我行我素地维持弱势震荡。

市场分析认为,经济前景不明、货币政策未见明显放松迹象、企业盈利依然艰难,这些仍然是压制股市上行的基本因素。在经济未见明显回暖、流动性保持偏紧的状况下,A股很难走出持续性的上涨行情。

此外,资本市场的改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尚未看到改革可能带来的改善。相反,股市中不断曝出“老鼠仓”、欺诈上市、业绩造假等问题,让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