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坤明:一座城市的责任与担当的践行者

22.05.2014  18:16
内容摘要: 四川宜宾“5.12”公交车事件,给77条生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幸的是,在司机肖坤明以及其他救援者的努力下,伤亡减到最小。作为恪尽职守的司机,肖坤明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城市公民责任与担当。

  中新四川网5月19日电(郎麟)四川宜宾“5.12”公交车事件,给77条生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幸的是,在司机肖坤明以及其他救援者的努力下,伤亡减到最小。作为恪尽职守的司机,肖坤明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城市公民责任与担当。
  肖坤明,在宜宾翠屏区金坪镇金堂村出生长大,17岁时学习驾驶,最初开大货车,后来他通过了客车驾照考试,四年前,到戎州巴士公司,开起了大客车。14路车他开了两年了。肖坤明的外号叫“绵绵”,意思是性子慢。
  记者采访时,他想不起他的驾驶生涯有什么值得一说。记者了解到他曾建议在后视镜下再加一面小镜子。公交车的车身高,增加这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车前的小孩子。后来公司让所有的公交车都增加了这样一面镜子。
  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每月培训,公交车起火该怎么办。他们学习如何处理,停车,关掉电源和天然气阀门,如何灭火,如何救人。肖坤明牢牢记住的是驾驶员必须最后一个离开。他自己也设想过很多次,碰到起火要怎么办。可是他没有想到,真正烧起来会这么可怕。
  5月12日16时56分许,肖坤明驾驶的14路车,在宜宾翠屏区南门桥站停靠。一个叫余跃海的人上了车,他手中提有蓝色包装袋。这些,肖坤明当时都不太清楚。“除非我看到他拿的是汽油,才会不让他上车。”大约两分钟后,公交车刚刚驶上南门桥,16时58分许,余跃海在公交车中门处倾倒汽油并用打火机点燃,肖坤明当时还没有看到。
  肖坤明说,乘客失控的尖叫声,让他本能地停下车,这才发现车厢冒出火光和浓烟。他立即关掉电源,关掉天然气阀门。这是一辆加满天然气的公交车——引燃天然气,足以把南门桥炸断。
  紧急时刻,他摁下两个按钮,想打开两道门——就这么一眨眼功夫,人们全都挤到前面,前门打不开了!“中门变了形也没打开。”肖坤明说。
  他至今不知道,实际上这时候中门打开了,他打开的。只是这地方火势太猛。此时,他想要拿到灭火器,他挤不过去。他疯了一样喊:灭火器!灭火器!可是,他的声音被哭叫声淹没了。这一刻,他发现培训的措施用不上了,他得自己想办法。两个灭火器在车门一边,于是他从驾驶室的车窗跳下去。关键时候,外号“绵绵”的肖坤明没有迟缓,他当机立断跳下去。
  然后他跑到前门处,这时候,已经有人把前门玻璃砸碎了,他和他们一起合力把前门掰开。人们冲了下来,有些人被脚不沾地地挤下来。等稍有空隙,肖坤明逆着涌出的人群,挤进浓烟滚滚的车厢,拿到了灭火器。肖坤明开始灭火,救人。直到最后一位乘客下车。
  61岁的张华珍回忆说,自己先是被浓烟呛昏,醒来后先把外孙递出去,自己再跳出去。出去之后,她也看到司机在“给一个燃得很凶的人灭火,那个人可能都要死了。司机一边灭火一边喊:‘哪个还有灭火器?’”肖坤明最后一个从车上下来。这时候他已精疲力尽。他的头发被烧焦,满身烟尘,摇摇晃晃走在车身边。
  记者在医院看到,病床上的肖坤明,苍白、憔悴、衰弱,因为吸入太多毒害气体和粉尘,他需要使用氧气来清洗肺部。肖坤明烧焦的头发已经理过了,耳朵上手上的伤口涂满了膏药。他的女儿说,今天身体好些了,反而后怕得很。她说爸爸半夜常常惊醒,睁眼闭眼全都是惨状。
  目前,肖坤明正在得到很好的照料,他的英勇事迹开始在这座城市广泛传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