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肉牛产业高地 宜宾亮出第三张名片

06.07.2015  20:53

——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宜宾召开

  6月28-30日,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宜宾市筠连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江苏、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等南方地区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国内知名肉牛企业负责人,国家农业部、四川省委农工委、四川省农业厅和西南地区各省区的畜牧主管部门领导,宜宾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10县(区)畜牧系统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前,中共宜宾市委副书记、宜宾市人民政府市长徐进在筠连县华都酒店亲切会见了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等体系专家和中国南方各省区综合实验站站长。徐进介绍了宜宾政治、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依托宜宾区位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以及新常态下宜宾肉牛产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依托国家肉牛体系智力优势,为宜宾现代农业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肉牛产业成为宜宾乌蒙片区和革命老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产业。

 

(图为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总结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模式,探讨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的路线与策略,创新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机制,加快肉牛产业转型发展步伐,推动中国南方山区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由宜宾市人民政府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宜宾市畜牧水产局、筠连县人民政府和长宁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会议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四川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会议由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敏主持,市委副书记吕晓莉致欢迎辞,农业部畜牧业司行业处处长罗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分别讲话,中共筠连县委副书记、筠连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朝平作肉牛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曹兵海首席、省农业厅畜牧业处处长富刚、吉林农业大学曹建民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李俊雅、郭爱珍、刘继军、万发春、罗欣、曹晖、韩广星和王之盛8位体系专家分别从遗传育种、疫病防控、环境控制、饲料营养、加工营销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还考察了筠连县五丰、五凤肉牛养殖专业村、海纳肉牛养殖场、川南肉牛交易市场和长宁县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九牛公司。

  这次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宜宾召开,全国肉牛业界的知名专家教授、著名企业的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大计,有其特殊的背景。我市生态环境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酒糟产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是川南黄牛和宜宾水牛的主产区,是四川省牛羊规划五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内陆开放等战略机遇,把肉牛产业作为继“白酒和茶叶”之后农业上的第3张名片加以打造;将其作为实施市委“2365”发展战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及实施精准扶贫,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并在项目、资金、政策上做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宜宾市与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即将实施《宜宾市牛羊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牛羊产业发展的意见》,筠连、珙县、兴文、屏山和宜宾县列入了四川省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探索出以筠连县为代表的南方山区农户适度规模母牛养殖增收致富模式,形成了五丰村、五凤村等一批肉牛养殖专业村,建立了区域性筠连川南肉牛交易市场,引资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长宁九牛公司。这些举措和成效受到了以曹兵海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肉牛牦牛技术体系的高度关注和肯定。研讨会的召开,就是要在中国南方推行这些好的做法。

 

(图为徐进市长会见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专家)

  “山繁川育,藏牛于户。”曹兵海首席如此总结宜宾的养牛模式。曹兵海认为,“这种适度规模养殖模式是目前中国最先进、最实用、效益最高的母牛养殖方式;这种模式可增收、可持续、可复制,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南方山区发展肉牛养殖值得借鉴的模式,也是南方山区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应该大力推广的模式。宜宾通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南方的肉牛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