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还有多少贫困学校举着“化缘的碗”
(“中国网事”记者冯雷、潘林青、涂洪长、丁文杰)“继续促进教育公平。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不管是对2014年的总结,还是对2015年的展望,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的“教育公平”,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话题。给每个孩子提供相对平等的“起跑线”,畅通社会纵向流动的渠道,才能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教育公平曲线”终现拐点
“小呀么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也用学到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却曾多年低位徘徊甚至出现下行。
如今,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教育公平曲线”终于出现拐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
“前几年我们学校每年200多人达到本科线,这两年增加到500多人。”安徽省金寨县南溪中学校长金国庆说,去年南溪中学有82人考上一本,是近年来最多的。
在陕西,去年各个专项招生政策使陕西4328名贫困地区考生受益。据了解,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政策继续实施,这项计划开展两年来,已覆盖全国832个贫困县,去年招生5万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让不同条件、不同背景的学生享受到同样的爱和尊重,努力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才能打破阶层固化,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还有多少贫困学校举着“化缘的碗”?
谈到学校发展,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校长王天飞首先就会说到“缺钱”。长汀县由于地处闽西革命老区,财政盘子小,举债办学成为常态。“现在单是学生宿舍改建就差400多万元,只能到处‘化缘’。”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让他很期待。“希望政府对农村和山区教育投入继续增加,让这里的孩子也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鲜活的‘人’。”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认为,我国的义务教育确实取得很大进步,但同时,现在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趋势相当明显,城市最好的学校占优质资源比过去更多,与下边的差距确实很大。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教育公平问题,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田刚说,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格局和教育资源分配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建设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希望国家对这些区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投入中的短板是多重的,不仅有区域性,也有结构性。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正有说:“教育公平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存在于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现在学生数量与大学学生差不多,可大学生均投入1.2万元,职业教育生均投入只有2800元,两者差距太大。”
为了教育公平,改革仍需“上下求索”
人民大学招生腐败、辽宁体优生加分造假、河南高考舞弊……近年来多起招考“黑幕”,加剧人们对高考及教育公平公正的忧虑。教育部长袁贵仁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今年全国性加分政策鼓励类的全部取消”,使得高考及教育公平的话题持续升温。
其实,当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还远不止高考加分这么简单。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随着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日益集中到中心村和乡镇,陪读、寄宿等现象大量出现,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教育的支出明显增加,由此也带来了教育上的贫富差距。
湖南湘西州之前撤并过一些农村学校,但由于不方便,一些老百姓又在家附近租房子,自己请老师给孩子上课,像古时候的私塾。而在贫困山区,爷爷奶奶租房子陪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直接提高了教育成本。
不仅在中小学建设上存在不公平,在高等院校建设上,也存在严重“东密西疏”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宋纯鹏说,国家在实施中西部综合能力提升计划过程中应考虑人口规模、区域特色等因素,支持当地高校的发展,以解决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何氏医学院院长何伟说,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感触最深的是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民办教育,现在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有专家提出,随着高考招生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倾斜,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城市向农村移民”现象。业内人士建议,必须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完善配套办法,将每个高中的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和举报,并加大惩处力度。
(参与采写:朱青、魏梦佳、郑天虹)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必须牢牢抓住乡村教师这个根本。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乡村。建议各级政府切实把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突破口,从最薄弱的老少边穷岛地区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形成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马德秀委员
在对河南、河北、甘肃、贵州、山西等地教师进行培训时,看到一些农村学校的孩子们整日坐在没有靠背、摇摇晃晃的简易板凳上听课,趴在不稳定的课桌上写字,看了让人揪心。课桌椅是学生在校使用时间最长的基本教学设备,如果长时间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学习,学生容易产生近视以及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也影响学习效果,应当引起重视。
——吴正宪代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