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甘孜新媒体 助经济强民生

17.12.2015  12:41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同一天,由甘孜州委宣传部主办的“创新·跨越——2015‘传播甘孜’新媒体平台和产品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囊括200余件参评作品,包括了微信公众号、城市形象宣传片、微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4个大类。

这些正在影响您我的作品,如何促进甘孜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推动当地民生事业的进步?如何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四川在线记者就此专访了甘孜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

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新媒体初露峥嵘

四川省委领导在前不久的藏区工作会议上讲到:四川未开发的旅游资源59%在甘孜。“藏在深山人未识,酒香也怕巷子深。”上述负责人说,除了有基础设施滞后的掣肘,其根源还是宣传不到位。新媒体,在甘孜放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然初露峥嵘。

康定情歌的故乡、康巴文化的核心区,最后的香格里拉、“21世纪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不可多得黄金旅游线路”……甘孜州有众多亮眼的标签,但在对外宣传中如何用好载体是值得考究的问题,“视频是最直观的,也是最能展现其多姿多彩的。”这位负责人说,近几年来甘孜通过形象宣传片、微视频等方式通过网络传播取得实效。

“像前两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形象宣传片《不可思议的甘孜》在网上点击突破百万。”这位负责人介绍,通过传播,这两年甘孜的游客总量逐年递增,今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及收入同比上年双双增长30%,旅游经济总量在区域三大支柱产业中率先突破100亿元,“可以说和我们这些宣传片的传播不无关系。”

海螺沟、亚丁、木格措启动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咨询网、手机APP、旅游微信、旅游微博等网络载体和移动终端的运用,网上营销、网上攻略咨询、网上订房订餐、电子票务、电子商务等网络工具使甘孜旅游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互联网+旅游”正成为甘孜旅游发展的全新模式,这是互联网与当地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满足群众信息需求搭建干群桥梁

甘孜州受行政区划大、地理地貌复杂等因素影响,加之传统媒体覆盖面较窄,造成很大的信息盲区,互联网及其衍生的新兴媒体为信息的畅通搭建了平台:“既满足了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搭建起干部、群众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桥梁。”

上述负责人介绍,甘孜州委、州政府本着“群众最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的宗旨,大力号召各县各行业加大新兴媒体建设,近几年来,州内传统媒体、18个市县和2个景区管理局先后建设起微博、微信、文字手机报、语音手机报等多类新媒体平台,各民生行业部门也纷纷发力新兴媒体,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信息需求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通过新兴媒体的建设和传播互动,党委政府想说的传下去了,农牧民群众想了解的看到了、看懂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政府也知道了。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策划制作的公益广告在农牧区深受欢迎,这种简单直白的表达比较切合藏民族率真的性格,一个好的公益广告远比长篇累赘的单纯说教见效得多。”这位负责人说,“还有就是我们收集老百姓身边耳熟能详的故事,拍成微电影,受到极大追捧,这种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理念跨越发展甘孜新媒体再出发

随着新兴媒体的广泛运用,甘孜各市(县)、各行业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打造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平台,制作了各类宜于传播的媒体产品:“与内地相比,受理念和技术的滞后,我们的媒体发展和作品生产仍有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位负责人表示,此次评选活动的主题是“创新·跨越”,就是要让甘孜州的媒体创新理念、跨越发展、奋起直追。

目前,康巴藏语语音手机报和15市县手机报覆盖受众24万余人、甘孜州党政参考手机报针对干部3500人进行信息发布、《微甘孜》微信微博等州级新闻媒体客户端及各类移动终端覆盖受众近10万人;全州18市县及海管局开通政务微信11个、州政府部门开通微博等89个、市县以下部门单位开通政务微信23个,基本做到信息全覆盖。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几年甘孜州号召各市(县)、各行业在这些微传播产品上加大力度,产生了一大批精品作品,对外扩大、提升了甘孜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内畅通、满足了农牧民群众信息渠道和需求,在宣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举行了此次媒体及产品评选活动,旨在激励州内媒体和行业多出宣传精品,提升宣传能力建设,也希望借力此次活动,扩大甘孜的宣传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