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今年千万人口靠啥脱贫

27.02.2017  13:33

 

  2017年,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将确保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

  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2016年,贫困人口已减少1000万人,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今年要完成减贫任务,就需要啃下这最硬的“骨头”。2017年,1000万贫困人口靠什么脱贫?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识贫机制更动态

  如何准确识别扶贫对象?2016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在全国展开,近200万人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共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各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例如四川就专门制定了《关于建立贫困对象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对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通过规范的退出标准和程序实行有序退出、动态管理。

  今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将更加规范。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建档立卡工作重点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把应进未进和返贫的人口纳进来,把应退未退和非贫困人口退出去,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识别质量。

  精准识别将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用。日前,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试点范围推开到全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确保资金投向最重要的方向、最关键的环节、最准确的对象。

  脱贫路径更精准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认为,虽然眼下我国产业扶贫已有很好的基础和实践,但一些地方发展产业出现了不切实际、产业规划高度趋同、产业扶贫方式单一等问题。推动产业扶贫由“自发带动”到“自觉带动”转变至关重要。

  今年,国家将在增强内生动力方面进一步发力,争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教育扶持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生态补偿一批,各种举措将次第推出——

  农业部今年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贫困地区可借此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促进特色优势产品上规模、成产业、形成优势。

  易地扶贫搬迁将进一步推进。去年,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又有约34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获得新家。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今年,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和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也将启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6年,国家选派了18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今年,这一举措将持续发挥精准扶贫生力军、催化剂作用。

  制度保障更全面

  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传导到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扶贫的强大合力逐步汇集。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10个决定配套文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01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对扶贫工作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拿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各地都出台和完善了“1+N”扶贫政策举措,政策一个比一个过硬。

  改革考核指挥棒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今年将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包括对中西部22省省级党委和政府2016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开展正式考核,并组织有关省份进行交叉考核。”刘永富说,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也将同时开展,采取交叉考核的方式,重点考核减贫成效、劳务协作、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情况等。

  今年,一系列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创新机制的相继出炉,必将成为推进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巨大动力。(经济日报记者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