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川省巡视工作 1573件问题线索是如何发现的?

15.01.2015  19:36

制图/卢浩

    ——聚焦四川省巡视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原区委书记陈争鸣,都江堰原市委书记刘俊林,德昌县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洪江等接受组织调查……探究这些腐败分子落马过程会发现,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浮出水面”,正是源于省委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线索。

    省委巡视机构,这个在老百姓眼中略带神秘的机构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什么作用?怎么组成的?如何开展工作的?记者近日采访四川省委巡视机构,走近巡视工作。

    1 组织格局 4个层级,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相比过去,巡视办在人员编制上翻了3倍。8个巡视组组长均是正厅级实职。

    这是省委附近一条静谧的小巷,省委巡视办机关就坐落于巷头的一栋大楼中。新年上班第一天,记者走进巡视办,大楼通道两边是10多间办公室。门上主要挂着两类牌子,一类是处室,另一类是巡视组。处室办公室门虚掩,人影晃动,而巡视组10多个办公室许多却房门紧闭。

    怎么会这样?记者向巡视办工作人员打听方知,巡视组成员去被巡视地反馈去年巡视结果去了。

    开年就“走出去”,这是十八大以来,省委巡视组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来自于省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巡视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磨砺巡视这把反腐“利剑”。

    2014年,省委常委会4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巡视工作议题、省委“五人小组”专题听取巡视重要情况汇报。

    省委用好巡视反腐“利剑”还体现在配强巡视一线的重大举措上。“去年9月,省委巡视办正式成为省委工作部门,下设三个处,分别负责相关巡视工作。8个巡视组,组长均是正厅级实职。”巡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过去,巡视办在人员编制上翻了3倍。“而8个巡视组一线巡视人员加上聘挂干部,已达到70多名。

    按照中央要求,巡视工作全国“一盘棋”,由中央统一领导,各省巡视工作由省委具体负责。目前在我省,一个由省委统一领导、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挥、省委巡视办统筹协调、8个省委巡视组一线巡视的格局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从省委到巡视组,自上而下、四个层级、一以贯之,为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夯实了基础。”该负责人说。

     2 巡视任务从包罗万象到聚焦党风廉政建设

    去年初,我省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巡视工作的意见》,随后,省委巡视机构相继出台《巡视成果运用办法》《问题线索分类处理意见》等10个制度性文件。

    2014年12月16日,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听取2014年各巡视组对县巡视和专项巡视情况汇报。会后不到一周,8个巡视组就陆续前往被巡视地区或单位反馈意见。

    意见反馈主要集中在巡视中发现的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巡视工作要求,我们聚焦中心、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四个着力’、‘两责任一纪律’开展巡视。”巡视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在每个巡视组办公室墙上,都挂有一个“巡视工作任务”的牌子,上面对“四个着力”有具体解释,即“着力发现贪污腐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政治纪律、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明确“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情况以及执行组织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即“两责任一纪律”也是巡视中心任务。

    而过去的巡视任务却包罗万象。以前巡视组到一个地方开展巡视工作要全面了解情况,包括当地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相比过去,现在的巡视工作就叫聚焦中心、突出重点。”这位负责人说。

    为确保巡视任务完成,我省按照省委要求,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也是力度空前的。去年初,我省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巡视工作的意见》,随后,省委巡视机构相继出台《巡视成果运用办法》《问题线索分类处理意见》等10个制度性文件。这些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巡视什么、怎么巡视、巡视成果怎么运用、巡视机构队伍怎么建设等问题,规范了巡视行为,完善了巡视机制,将巡视这把反腐“利剑”磨砺出锋芒。

    磨砺剑锋是为利剑出鞘。去年,省委巡视机构共完成了对75个县(市、区)的常规巡视和3个省属事业单位的专项巡视,对24个单位进行了巡视回访,对52个县(市、区)的巡视反馈,发现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推动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督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