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省政府工作报告
26.01.2016 13:55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突出全面创新改革牵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发展成果共享新格局,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控目标与全国一致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目标任务
1
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
●从多方面分析,今年经济发展仍然比较困难,我们必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稳增长最重要的是稳定企业运行,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以“项目年”为契机,抓好631个全省重点项目、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好一批“十三五”重大标志性工程,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
推动2017个竣工项目投产达产,力争全年工业投资750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5500亿元以上。
再推出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用好PPP引导基金,严守合同承诺,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培育新动力,引导企业适应消费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高端、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拓展信息、绿色、时尚和农村等消费。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旅游消费。
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和“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2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全面创新改革是“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今年要起好步,着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重大政策。
●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办好“双创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加快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推动成德绵协同创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
加快推进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德阳国家重大装备研制基地、绵阳科技城、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等创新发展载体建设,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创意项目交易平台。
启动200项军工技术成果再研发转民用,推动150项重点军民融合技改项目,力争培育50户军民融合型大企业大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
支持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器,争取全省各类孵化器达600家。
抓好农民工、川商返乡创业活动,完善信息沟通和项目对接机制,发挥好川商返乡兴业投资基金作用,办好首届川商返乡发展大会。
3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力争产值达1.5万亿元。
●规划和启动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建设。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端装备创新研制及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
实施“互联网+”制造试点示范,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
培育石墨烯、北斗卫星导航、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着力提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产业本地配套率。
大力实施“三百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服务业核心城市、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服务业强县建设,新建2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积极培育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推动文化、体育、养老等10个重点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推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川设立交易结算中心或区域性总部。
深入实施“大熊猫”国际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入境游,办好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活动。
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7200亿元。
启动第三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突出抓好2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生物种业工程。
4
扎实抓好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
●开展降成本增效益专项行动。
●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落实好国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政策,出台相关措施,清理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降低政府性收费标准。
分业施策,采取兼并重组、消化淘汰、对外转移、管控增量等方式,化解钢铁、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
积极稳妥、分类有序处置“僵尸企业”,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同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进一步落实房地产新政,推动棚改安置房、公租房和租赁市场与存量商品房市场有效衔接。
以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等为参照,在我省10大类产业的重点产品中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
5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
●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打造“空中丝绸之路”。
●力争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5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保持中西部前列。
●办好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第四届中美省州长论坛、第五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加快推进中美“2+2”合作。
落实好“一带一路”建设33项重点工作,推进“251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组织“千企行丝路”活动。
启动实施国际产能合作“111”工程,组建省属国有海外投资公司。
以贯通长江干、支线航道为重点,共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加强省内沿江产业统筹规划,逐步形成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走廊。
围绕国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布局,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抓好“十大铁路大通道”规划建设,提升“蓉欧快铁”“中亚班列”国际通道运营水平。
加快推进中韩创新创业产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和中法成都生态园等建设。
6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10”组合拳,实施10个专项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把“六个精准”总体要求、“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全年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35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和5个贫困县“摘帽”。
抓好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易地搬迁等十大扶贫工程,扎实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
坚持把“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继续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抓好大小凉山农村“一村一幼”工作,实施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
大力推进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连片扶贫攻坚,推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统筹解决好插花式贫困问题。
创新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在川定点扶贫、外省对口扶贫协作,抓好省内新一轮对口定点扶贫。
7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探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江河流域源头生态保护,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实施防沙治沙与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以最严厉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营林造林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2%。
推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以“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为重点,实行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推动大气质量改善。
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绿色改造,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建立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8
提升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
●围绕天府新区“一城六区”功能布局,加快集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抓好成都科学城、空港经济区和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
●推进县(市)域“多规合一”,建立规划违法违纪约谈制度,把城乡规划实施纳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1.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9%。
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开展县域经济50强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和生态经济强县。
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
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加快城市新区功能完善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抓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继续推进“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改造危旧房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30万套,力争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超过50%。
开展宜居县城建设试点,提升3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水平。
启动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广网格化管理服务。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9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保持在65%左右,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办好20件民生大事。
●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加快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普惠性幼儿园,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落实中职全面免学费政策,民族地区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推进“健康四川”建设,深入开展分级诊疗等三项医改试点,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市、区)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开展“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发展区域特色和创意文化产业。
全面完成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任务。
10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应急防范与处置,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实施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从严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健全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积极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稳妥推进撤乡设镇及撤镇设街道办事处。
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反恐防暴和反分裂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持续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和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26.01.2016 13:55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