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足迹】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收获亮眼“成绩单”

07.01.2022  17:12

编者按:时光之河,奔涌不息。过去的2021成大人奋笔疾书,写好发展大文章,收获亮眼“成绩单”。新闻中心整理汇编各单位突出成果和创新亮点工作,回望2021足迹,将成大人奋进的故事写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的征程上,也写在无惧未来挑战和远方风雨的崭新起点上。


党委统战部: 不忘初心 维护核心 服务中心 凝聚人心


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统一领导这条主线,完成《党外教职工队伍情况调研分析报告》,摸清家底;印发《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建好“两支队伍”,凝聚统战力量。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统战委员专题培训,做好党内干部队伍建设;区级政协委员由3人增加至6人,各民主党派市委委员由4个民主党派的5人增加至5个民主党派的8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构建“三个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会议工作机制,落实联谊交友工作机制,健全建言献策激励机制。搭建“四个平台”,夯实统战基础。一是“健康智荟家园”党外知识分子服务站,二是振兴乡村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三是新时代爱国主义心理教育基地,四是“侨之家”阵地。“健康智荟家园”党外知识分子服务获市委统战部“蓉城同心·智慧驿站”挂牌,“同心大运”项目获市委统战部“蓉城星力”主题工程项目立项。《成都统战工作》印发“成都大学奋力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分送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属高校和各区(市)县委统战部学习。推进“五项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做实主题活动,做强意识形态工作,做细民族宗教工作,做活港澳台工作、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对标竞进,学科建设成效卓著


ESI即时数据进入全球前1%。对标国际一流,完成6期ESI学科数据跟踪简报,根据最新一期简报,工程学学科总被引频次达到3475次,较去年同期(1320次)增加1.6倍,即时数据已进入全球前1%,农业科学等学科与国际一流学科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新一轮博士点培育全面启动。制定发布《成都大学新一轮博士点培育计划综合支持方案》,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保障六大方面对优先培育类、递进培育类、加强培育类三类培育博士点进行分层分类、综合支持,全面加强新一轮博士点培育建设工作。目前各项核心指标均已达到现有国家审核条件要求。

硕士点新增数全国第一。主动对接成都现代产业体系需求,充分挖掘整合校内资源,在审核增列方面,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在动态调整增列方面,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通过两类增列,学校共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新增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已覆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点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为申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发布学校首个五年行动计划。构建学校、学院、职能部门互联互通的学科全域建设格局,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生管理人员座谈会、导师座谈会,开展为期6周、覆盖学校18个二级学院的校内走访调研,切实形成学校支持、部门引导、学院主动的工作局面,以此为基础通过学校党委行文发布首个五年行动计划——《成都大学研究生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包含“博士单位创建计划”等五大学科体系建设计划及“思想价值引领”等五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全力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研招工作再上新台阶。多方争取指标实现平安研考,争取2021级招生计划764人,较上年增长27%,100%完成复试录取任务,实现录取工作“零差错、零投诉、零舆情”。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实效,开展研究生招生网络直播12场,网络受众3万余人。精准投放视频宣传,获得30W+播放量,有效扩大学校研究生教育影响力。2022年我校研招在仅有9个硕士点招生的情况下,一志愿报考人数突破5000人,比上年增长47%,是全省平均增幅的2倍。高起点打造研招考试指挥中心,完成学校541项目考点保密室扩建,高起点打造近800平米的考务指挥中心,以满足全校未来近30门自命题科目独立空间进行试题命制的保密要求,保障了研招考试自命题工作的保密、安全、准确。


研究生教育影响力美誉度日趋显现。学校注册成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单位、连任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并首获“四川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全省仅5所高校);首次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入围全国百强获“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优秀组织奖”(全国仅94所高校);“一中心五协同”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体系改革研究首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落实立德树人 打造高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网络思政教育案例成功入选《四川高校网络思政优秀工作案例》;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麦可思研究》专题报道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验;研究生处党支部首获“成都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在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教学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社科处:全局谋划,量质并举,构建科研工作新格局


省部级获奖再创新高。2021年,我校共获得四川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单位2项),三等奖11项(第一完成单位7项)。获奖数量较四川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增加4项,获奖率增长40%。省部级立项表现突出。2021年共立项省部级项目30项,同比增长36.36%。地方服务成效显著。2021年向各级党政部门提交各类研究报告21项,获得肯定性批示8项,其中副省级5项,厅局级3项;被政府部门采纳13项,其中1篇被中办采纳,1篇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1篇被中国侨联《侨情专报》摘登。论文著作不断提升。2021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20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人大复印全文转载7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其中A类出版社16部)。科研经费实现突破。自2012年以来社科纯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500万,同比增长25.57%。团队建设成绩喜人。2021年7月,学校获批新增一个四川省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研究团队,至此我校共有四川省社科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学术交流水平提升。2021年度我校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陈奇佳教授、苏州大学王家宏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四川大学梁中和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到校举办学术讲座10场。


科技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多措并举,持续增强科研竞争力


世界排名前1%。根据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数据显示,我校工程学科(Engineering)成为学校首个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实现迈向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的突破性进展。


国际影响力提升。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在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榜单中,我校排名再创新高,位于全球高校第700位,国内高校第150位,省内高校第5位。共计有21篇文章上榜。


两项全国性行业一等奖。王清远教授成果 “复杂荷载与环境下超长寿命疲劳测试技术与工程应用”获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唐然博士科研团队与3家单位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四川盆地红层滑坡研究”,破解了四川盆地成因机理复杂、灾害隐患极大的红层滑坡成因谜题,获得2021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川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科技成果。王卫教授团队的成果“传统特色肉制品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夏燕莉研究员团队参与的成果“高品质附子(川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际影响力的:“成大领军人才”。王清远教授连续7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1)中,王清远教授入选“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Ouellette Francois教授入选生涯影响力”榜单, Abomohra (马文标)教授和施开波研究员入选“年度影响力”榜单。


ESI高被引60篇,热点文章10篇,热点论文数量排全省高校第3位。特聘研究员李俊龙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综述学术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54.564)发表专题评述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李露明,与四川大学和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talysis (影响因子:41.8)联合发表最新成果。Abomohra (马文标)教授在工程领域国际知名期刊《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影响因子:14.982)等发表系列研究成果,在城市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我校在畜产食品加工、名贵食用菌贮藏与加工、农产品功能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安全检测与营养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均发表在食品科技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7.514)上,共计26篇,第一单位14篇。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申报的“四川省城市固废能源与建材转化利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四川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该中心以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与“无废城市”建设为重大需求,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及推广应用并重为导向,开展城市固废转化利用技术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城市固废低碳、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的目标。


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首期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是学校第一栋为科学研究设计专属大楼,是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是大力加强生物与医药学科专业建设、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加快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工程,将为学校生物与医药领域高水平发展和博士点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后勤处: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助力学校发展


图文并重,信息宣传结硕果,喜获四川省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工作一等奖。努力发挥网站宣传功能,扩大新闻宣传社会效应。积极利用全国高校后勤协会网、四川省学校后勤产业网、四川省高校后勤协会网、成大校网以及后勤网和后勤服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对外宣传我校后勤服务动态,报道宣传后勤人风采,弘扬正能量。


净菜熟食含浓情,后勤服务带回家。“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了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解放教职工“一线生产力”,特别是防疫形势较为严峻时期,教工食堂定期制售的卫生、低价、便捷而又美味且营养搭配合理的净菜。截止目前,净菜熟食售卖服务累计服务教职工4960人次,售卖品种达到664种类,各品种20份,共计13280份。


大运建设就餐难,后勤出招稳校园。2021年2月初,四食堂整改面临重新恢复供餐,五、六食堂则相继进入停餐改造。为保证学校开学后正常供餐,后勤处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实施建立行政保障中心临时供餐点、多点布置餐车供餐、扩大七食堂经营规模等措施,打造出新的“特色小餐厅”,还在接手内一周内运营起了一个新的教工餐厅,保障了运动员餐厅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大运村建设的稳定推进。



2021年12月,我校后勤处绿化中心职工陈志荣因其在校园绿化管理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与卓越成效获评第二届四川省“学校后勤孺子牛”荣誉称号。后勤处物业中心在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2021年成都市物业服务示范项目”评选中,四川亚新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显著优势,突破重围,在多家参评单位中名列前茅,获得了“2021年成都市物业服务示范项目”称号。


争取政府资金扶持——建成四组垃圾分类回收站。根据国家及成都市对垃圾分类相关要求,后勤处物业中心争取到政府资金扶持,在校区内3栋、4栋、10栋学生宿舍附近建成四组垃圾分类回收站,并于2021年6月由城市管理委员会验收合格,并达到四川省高校垃圾分类合格标准。


对口帮扶成功摘帽,消费帮扶后勤助力。主动对接学校定点扶贫单位,积极在校开设专门的扶贫窗口,代销其自产的农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并销售于全校教职工教职工,实施开展定向采购,达到了大大增加扶贫地农副产品销量。


获评四川省高校后勤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自2020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后勤处科学安排、精心组织人员持续不间断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加强疫情防控制度建设,负责做好应急疫情防控期间全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各项后勤保障,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餐饮保障,严格按规范消杀,确保环境卫生,全力以赴做好了学校公卫防控及后勤服务保障方面各项工作,始终把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编辑:李洁         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