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电大教职工积极转型服务达州市终身教育

15.09.2016  01:34

【达州电大报道】为贯彻落实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展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更快更好适应全国电大教育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达州终身教育事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达州电大积极推动教职工向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转型。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广大教职工秉承“开放办教育”的思想,带头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切实加强自身转型。老师们利用空余时间,深入学习研讨PPT、二维码、微信、微博、弹幕以及新闻制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应用,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先后选派唐英、黄旭等30余名老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有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进一步开拓开放教育新思维。

二是有效对接社区课堂。结合试点社区实际,老师们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需求的问卷、调研,深入推进继续教育课题研究和社区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音乐老师袁静主动承担了社区瑜伽培训课程和继续教育合唱团的指导工作;体育老师庞芸积极承担了社区太极拳的教学工作;彭波老师利用自身文学优势,加入诗词协会,积极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付国、赵全生老师积极发挥书法天赋,利用书法课堂推广地书传承经典;唐英老师利用电大讲堂,向学生和市民讲授礼仪知识,帮助市民树立文明行为习惯,有效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是整合指导民间社团服务继续教育。学校老师分先后深入到通川区关工委“春之声”合唱艺术团、通川区东城凉水井党员合唱团,逐字逐句、口传心授予以指导,不离不弃坚持培练,不断提升演唱水平。今年7月,陈勇老师指导的凉水井社区党员合唱团参加通川区东城街道“纪念建党95周年”荣获第二名。袁静老师指导的达州市通川区关工委合唱艺术团在鄂尔多斯大剧院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走进最美草原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

四是加强继续教育项目建设。在推动构建“课程+项目+志愿者”继续教育新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项目建设。先后启动继续教育“特色课程、特色项目、校企合作”等 “三个十”方案,开发微课、mooc(幕课)等多形式课件。2015年学校组织拍摄的《水墨大地传承经典》获首届全国传统文化进社区微视频大赛三等奖,学校“精准扶贫继续教育志愿行”获“四川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党员双报道》继续教育项目获市级立项。

学校教职工通过自身转型和角色转换,不断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中超越自我,增强人生的价值感、职业的成就感和事业的幸福感,不断谱写他们人生、职业与事业奋进的新篇章。(达州电大谭松馥)

扫一扫,欢迎关注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