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李登海

06.07.2014  07:42

在国内,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在国外,他与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创始人华莱士齐名。

从农民到科学家

一次夜里看书睡着了,碰翻油灯,引着了被子,险些酿成火灾

作为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30多年来,农民出身的李登海,选育出了一大批良种,使每亩田可养活的人数,从1个提升到4.5个。

每个玉米新品种,选育成功率仅十二万分之一。一位只上过初中的农民,为何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呢?

这得从40年前说起。

1972年春天,一个消息像一声惊雷,深深震撼了在山东省掖县西由镇后邓村务农的李登海——烟台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转来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玉米最高亩产已达1250公斤。要知道,当时我国玉米亩产才100多公斤!我国人多地少,要养活自己,这点单产怎么行?!李登海暗暗发誓:一定要培育出中国自己的高产玉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从此,这位普通的农家青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玉米育种人生。此时,李登海只有9个人、1头牛。没肥料,他挖厕所,拾畜粪,积绿肥;没良种,他通过试验比对,优中选优;没专业知识,他刻苦自学。

熟悉李登海的人发现,短短几年,他就从玉米育种的门外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然而,有谁知道,李登海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借了很多书,订了十多种专业报刊,书本不离身,得空就看,经常学习到凌晨。一次夜里看书睡着了,碰翻油灯,引着了被子,险些酿成火灾。几年间,他学完了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做了20多万字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

短短几年,李登海搞了4000多个玉米组合,记录了50多万个数据。有一次,千辛万苦选育出的玉米快要成熟时,一群老鼠钻进了土温室。数年苦心成果,几乎付诸东流。1979年秋收时,李登海培育的“掖单2号”玉米,亩产 776.9公斤,创我国夏玉米最高纪录。名不见经传的李登海,一下子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玉米亩产突破700公斤后,任李登海怎么尝试,都难再有显著提升。原来,受通风、采光等因素影响,700多公斤是平展型玉米亩产高限。700多公斤不能突破,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李登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山东,玉米一年一熟,育种只能一年一次。他想到了低纬度的海南。这里一年三熟,每年可育种三次,自己的科研生命不就延长了两倍吗?李登海坐不住了,他背着咸菜,来到海南省陵水县引合村。这一待就是30多年。没地方住,他搭窝棚,睡稻草地铺;没电灯,他点油灯。搬三块石头,支上铁锅,就算厨房了。海南气候炎热,李登海顶着40度的高温,没日没夜地在田里忙碌。为观察记录几百种数据,他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为守护玉米,他经常睡在垄沟里。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他经常头上套一只麻袋,防蚊子叮;两脚各套一只麻袋,防毒蛇咬。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登海发现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由于叶片上冲、通风透光和利于密植,可突破平展型玉米亩产高限。1989年,李登海的夏玉米亩产达1096.29公斤,创夏玉米高产世界纪录。2005年、2006年,这项世界纪录又连续两次被他刷新。全国玉米亩产因此比传统平展型杂交种提高了一倍。

八五”和“九五”期间,李登海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年推广面积占全国43.5%。全国累计推广达10多亿亩,为国家创效益1000多亿元。李登海,一位怀揣梦想的中国农民,终于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顶尖育种专家!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小时候挨过饿,吃过树皮、草根,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痛切的认识

近年股市长期低迷,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已跌破2008年熊市谷底时的最低点,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然而,由李登海创办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9年来,在稳健增长的业绩的支撑下,股价稳步攀升,目前复权价已是最初开盘价的近7倍,成为国内股市屈指可数的明星。

作为潜心育种的农业科学家,李登海为何要下海呢?原来,1985年,李登海了解到,国外的玉米试验站和种子公司都实行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而我国则是农业科研院校搞科研,良种场搞良种繁育,推广部门搞推广,种子公司搞大田制种和销售,几个环节各自为政,科研成果转化难。他想:“为什么不能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我成立一个民营单位,实行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销售养科研,为国内农业科技闯出一条新路。

李登海写了一个申请报告,呈给当时的掖县政府,最终得到县委书记王国民的支持。1985年4月,掖县育种试验站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个杂交玉米产业化的科技企业型单位。李登海自筹资金2万元,招聘了十几位农技人员。试验田是租的,试验站办公室也是租的,各项费用都要自己掏。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那时农村已经分田到户,为了能得到一点农田作为试验田,李登海甚至将好不容易才“农转非”的母亲的户口又迁回了村里。

1987年,试验站成长为掖县玉米研究所;1993年,研究所变成莱州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莱州登海种业集团公司成立,后更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目前,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有8个分公司、7个控股子公司,拥有33个研发育种基地、11个总投资7亿多元的种子生产基地和加工厂。

从2万元资金、十几个人,到今天拥有23亿总资产、1300多人的产业化队伍,李登海用了28年。28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于李登海,却是呕心沥血、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如今,按持股市值,李登海早已身家过亿。虽然身家过亿,李登海依然天天下田,常常足蹬黄胶鞋,裤腿沾满泥,生活非常简朴,吃穿都很随意。他说钱财只是身外之物,够生活就行。虽然在生活中李登海花钱“吝啬”,但在科研投入上,他常常一掷千金,毫不吝惜。与其他科研机构、国有种业公司不同的是,李登海的杂交玉米良种培育,所有经费都是自己负担的。他毫不动摇地投入了28年,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我国东北、西北的种子市场已经被发达国家种子企业瓜分,‘中国第一菜园’寿光也到处是国外种子公司的中国代理。这几年,国内种子市场无论是蔬菜、棉花,还是大豆、玉米,都在被国外种子公司加速蚕食。国外种子论粒卖,国内种子论斤卖,根子就在于中国种子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发达国家种子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往往高达几十亿美元,登海种业要保持国际竞争力,每年就必须至少投入几千万元搞科研。”李登海说。

李登海小时候挨过饿,吃过树皮、草根,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痛切的认识。由此不难明白,在玉米科研方面,李登海为何能一干就是40多年。

1949年出生的李登海,今年已65岁。他出身农家,小时候替母亲下田干活,青年时代在老家务农,名满天下、身家过亿后依然以农为业,可谓矢志不渝的“职业农民”。虽然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李登海说,自己要一直干下去,为国家工作,为农民打工,选育出更好的良种,用中国的种子,种出更多的粮食,填满中国人的饭碗。

这样一位怀揣中国梦的执著长者,注定要站在世界之巅!(经济日报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