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市民"闲得无聊"告自己 法官称"无聊"行为不立案

05.05.2015  11:01

  昨日,是全国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和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相比于以前的立案审查制,如今的立案登记制改革,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记者先后走访了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充市营山县、蓬安县人民法院。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登记立案的群众,没有排起长队,平均只需 5分钟便可以完成一次立案登记。

   5分钟一次登记 “民告官”变得简单

  昨天上午8点40分左右,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刚刚上班,就迎来了第一位案件登记人。“我是阆中人,我要告XX乡政府……”当事人陈某称自己是阆中人,对XX乡政府行政不满,他专门从阆中赶过来,欲状告乡政府。

  立案庭法官曹勇接过陈某手中的诉讼材料,对陈某的材料进行了审查,五分钟后,向陈某出具了一份《起诉登记通知书》。

  记者注意到,通知书除载明起诉状、起诉人身份证明材料、起诉的初步证据以及递交起诉状的时间外,还有接待法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接到《起诉登记通知书》后,陈某意外地说:“我以为会很复杂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立案了”。

  据曹勇介绍,截至昨日下午4时,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完成登记立案82件,平均5分钟便可以完成一次案件登记。

   什么案该立? 立案登记“考手艺

  在南充市营山县人民法院,代理他人登记立案的律师沈小龙,刚刚被法官当场裁决不予受理,因为当事人授权的代理人出现了差错。随后,他拿到了法官出具了不予登记情况说明。沈小龙告诉记者,立案登记改革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比之前快了,通过电脑和手工同步进行,只要排上队,两三分钟就可以知道结果。

  对于现在的立案程序,立案庭庭长谭忠光称,现在的立案登记制度很“考手艺”。一是该不该立案“考手艺”,要求法官必须熟悉三大诉讼法,并且按照最高院的相关规定来办理,难度增大;二是程序规范“考手艺”,以前口头告知就可以了,现在要书面填写,立案登记簿与电脑同步,走不得过场;三是送达“考手艺”,现在规定的是受理后两日内送达给当事人,因为当事人不在经常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的话,两天内就完成不了送达工作。

   诉讼有门槛 滥诉也需承担责任

  在蓬安县人民法院,一位不速之客“”进了记者的视线。“我自己告自己可不可以?”当事人王某称自己闲的无聊,想告自己。

  他的“无聊”行径被法官及时制止。法官吕凤告诉记者,为防止滥诉,该院设计了诚信诉讼承诺书,明确告知当事人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并要求当事人在立案登记时签署。

  “今天是第一天,来法院观望的老百姓比较多,进行立案登记的比以往也要多些。”法官周江说,为了减轻立案压力,该院此前研究了一套方案,即当事人在立案时,在征得其同意调解的意见后,让其签署《速裁案件当事人权利义务承诺书》,载明法院将对其案件进行调解,若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案件转普通程序或简单程序继续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减轻立案数量增加的压力。

  赵英颖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 王林

  原标题:“闲得无聊”告自己“无聊”行为不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