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水库老职工自掏腰包研发河底清扫机(图)

17.06.2014  16:16

图为老沈(右)和徒弟在河沟中试验清淤雏形机。孙丰立 摄

哒哒哒……,”马达声响起,在链条传送带的带动下,一块块钢片犹如一把把小铲子,将河泥挖了上来。

上月中旬,在慈溪上林湖水库附近的一条小河中,沈友明跟徒弟一起,再一次试验他的河底清扫机,找寻最合适的挖掘角度。老沈说,雏形机很成功,下一步就是制造完整的清淤船了。

56岁的沈友明,慈溪匡堰人,在上林湖水库管理处已工作了36年。瘦瘦的他,鼻梁上架着副眼镜,看上去像个教书先生。可同事们说,老沈这人可不简单,别看他才初中学历,靠着自学成才,成为模具、机械方面的行家呢。

老沈告诉记者,在水库干了大半辈子,对青山绿水特别有感情。去年,省里实施“五水共治”,老沈看到很多农村河道在清淤,普遍的做法是,将河道分段拦住,抽干河水,将淤泥用高压水枪打散,再用泵把淤泥水抽到吸污车上。这一套复杂流程,费时费力不说,淤泥还散发臭气。另外还有个大问题:遇到汛期,截流清淤就不能干了。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办法,将河底淤泥直接扫干净呢?”去年年底起,老沈开始钻研这个课题。他查询了国内各型清淤机械资料,可都不太适合农村河道。最后,他从以前农村的水车上找到了灵感:把装置斜搁到河底,用动力装置带动一串小“铲子”,河泥不就挖起来了么?

沈友明把构思画成草图,标注好尺寸,然后交由徒弟,通过电脑软件作出模型。经过反复修改,今年过年前,一台长1.5米、宽0.8米,重100多公斤的模型机造出来了。模型机装在一个平台上,下面安上四个轮子,人可以推着在河底自由行走。老沈说,经过几次试验,清淤效果很好。

现在,沈友明正在打造一条9米长、2.8米宽的钢壳船,船头放置一台长6米的清扫机,挖出的淤泥直接进船舱,船尾再设个吸管,将剩下河底垃圾吸上来。老沈说,这个大小的清淤船,一般的农村河道都能用,争取年底前造出来。

目前,沈友明已经联系了北京一家公司,为自己的河底清扫机申请发明专利。老沈说,研制模型机花了几万元,但要把清淤船造出来,估计耗资80万元,“好在我还有点积蓄,家里人也支持。如果能研发成功,为“五水共治”出点力,这点投入也是值得的”。

上林湖水库管理处沈主任透露了一个秘密:老沈6年前查出患了胃癌,80%的胃切除了。一个快退休的老同志,不顾病体,孜孜不倦钻研治水技术,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去年,沈友明改造蓝藻治理船,将原先人工打捞改为机械泵吸,效率提高了10多倍。(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丁烨 沈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