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保卫战:川军血肉守城13天,挡住日军入川

13.07.2015  12:15
老河口保卫战:川军血肉守城13天,挡住日军入川 - Sichuan.Scol.Com.Cn
来源: e.chengdu.cn

  汪远启与妹妹汪復娟将父亲汪匣锋和母亲的照片供于家中

  老河口保卫战

  2015年7月7日,湖北省老河口市中山广场,这里是老河口最大的户外广场,市民们在此散步、闲聊,孩童们互相嬉戏打闹。广场内的一片树林则异常寂静,一座“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矗立其中。

  1945年3月27日,日军3万多兵力侵略老河口,妄图通过老河口进攻四川。川军凭不到一个师的兵力,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飞机大炮,在老河口死守了13天。日寇直到宣布投降,也未能再向前迈进一步。

  时光过去了70年,老河口保卫战的枪林弹雨早已化作了歌舞升平,纪念碑附近的气氛仍显得庄严、肃穆。一位母亲正带领她的两个孩子徐步瞻仰,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再现。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王毅

   信念

  以死与日寇相拼,

  誓与老河口共存亡

  抚摸纪念碑的铭文,历史清晰可见。这场发生在1945年3月27日的老河口保卫战,历时13天。指挥作战的川军125师师长、四川简阳人汪匣锋因在此战顽强抵抗,获得当时国民政府军委会颁发的勋章。

  老河口,曾是第五战区长官部所在地,也是当地军事、政治中心。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自在此指挥6年多,于1943年被刘峙接替。

  1945年3月,日军集结了110师团、115师团和战车第3师团、骑兵第4旅团等部队,3万多兵力,上百架飞机,进攻老河口。当时,附近的南阳、邓县、襄阳、樊城都已失守,老河口成了一个孤城。

  老河口只有长官部的卫戍部队———第22集团军第45军125师,并且,其中的374团还在四川接新兵,仅剩下373团和375团两个团的兵力。直到战争进行到第11天,才有127师的一个团前来支援。

  2015年7月6日,成都,一套普通的民居内,73岁的汪远品、69岁的汪远启和66岁的妹妹汪復娟,小心擦拭着仅有的一张父亲的照片。他们的父亲,正是汪匣锋。

  汪远启记得,母亲曾告诉他,老河口保卫战时几度情况危急,为了保护汪匣锋的安全,八名卫兵准备强行架着他撤退,但汪匣锋坚持留了下来。

  1945年3月26日,125师接到的命令是守城3天,后又增加到7天,最后一直坚持了13天。师长汪匣锋、副师长陈玲(又称为陈仕俊)各率一团人在城内和城外抵抗日军。

  2015年4月,老河口保卫战结束70年后,汪远品受邀再次来到父亲战斗过的这片土地。70年前,汪远品只有3岁,也与母亲驻扎于此。

  他对当年的战争几乎很难有印象,母亲曾告诉他,父亲在老河口保卫战期间告诉家人:“要以死与日寇相拼,与老河口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