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自费买的《老成都 芙蓉秋梦》究竟写了啥?流沙河接受专访道端详

28.04.2016  17:44

  4月25日,李克强总理漫步成都宽窄巷子,在古色古香的见山书局里,自费买了一本描述成都本土风物的著作《老成都 芙蓉秋梦》。

  当晚8点过,见山书局22岁的店员谢科正在值班。店里人不多,他突然看见总理一行人走进书店,激动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天是周一,又下了点雨,店里人较少。总理问我们‘现在实体书店好不好做’。”谢科说:“总理还问我们知不知道‘五袍’,还给我们讲了成都典故。他很了解成都的历史。”

  书店里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的书籍有很多种,总理看得仔细,还询问了有无《成都志》等书。临走前,总理自费买了一本流沙河先生的《老成都 芙蓉秋梦》和两套书店原创的宽窄巷子明信片。谢科说:“我们想送给总理做纪念,但总理坚持自己付钱。”店长谢蕊聪说:“我们向总理介绍,这两套明信片一套是黑白的,一套是彩色的。总理说,黑白的是宽窄巷子的过去,彩色的是宽窄巷子的现在。”

  见山书局创始人、店主廖芸当时不在现场,后来听到转述后,她兴奋地说:“从大家的转述中,我感觉到总理对实体书店的关注和关切,在成都开书店很幸福。”

   总理当读者 老先生很高兴

  “考证成都历史,这是我的爱好”

  《老成都 芙蓉秋梦》为何能吸引总理购买?它讲述了哪些成都历史掌故?流沙河先生又是如何访得这些故事的?26日下午,85岁的流沙河先生在家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虽然总理在宽窄巷子购书一事已在网上传开,但是闭门著书、不用手机的流沙河先生当时还不知道。得知消息后,他很高兴。翻着这本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老成都 芙蓉秋梦》,他告诉记者,这本书是他2003年所著,“当时江苏美术出版社出了个题目,让我写老成都。既然要写老成都,那我就要写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老成都,还要写旧书和古籍中的老成都,要不然怎么叫老成都呢?”

  十多年来,这本书已由几家出版社出过多个版本,总理买的这个版本中配了很多精美的老成都历史照片,“这些照片都不是我选的,但我觉得配得很好。”“我爱成都,爱成都的历史。我有幸生于斯,读于斯,笑于斯,哭于斯,劳役于斯,老于斯,所以结合着我的祖先、我的父母以及我自身,写了这本‘老成都’。”

   考证成都河流 老城墙经他呼吁而保留

  《芙蓉秋梦》典出后蜀孟昶遍植于成都的芙蓉。这本书中,四分之三是流沙河先生亲身经历的成都,四分之一是古代的成都。

  本书正文之前,有一幅1894年的成都地图,“宽窄巷子就在以前的少城以内,现在的东城根街原来是少城的城墙。”流沙河先生两臂张开,像在丈量城墙的宽度。

  “秦朝李冰治水,穿二江于成都,那时南门外,平行两条江,一条外江,一条内江,外江就是今天的南河,到了晚唐,引内江之水改道为府河,内江故道干涸填平。”这是《芙蓉秋梦》中的记述。那么内江还有遗迹吗?流沙河先生已经考证出来了。现在的西胜街就是内江的遗迹。内江干涸后还留下三个池塘,就是现在的上、中、下莲池街。

  除了内江,流沙河先生还考证出唐朝古籍中提到过的解玉溪的走向。他说,现在的玉沙路就是原来的解玉溪,解玉溪中出一种金刚砂,可以磨玉。过了玉沙路,解玉溪在桂王桥拐了一个弯,流向大慈寺,大慈寺引解玉溪的水供2000个和尚生活之用。他在《芙蓉秋梦》一书中还畅想沿着“时光隧道”,从灯火辉煌的大街跨到一千年前月明星稀的解玉溪岸,听寺僧晚唱梵呗。

  他根据孟昶和花蕊夫人秋游浣花溪的史料考证出了金河的走向,“孟昶和花蕊夫人秋游浣花溪,是坐船去的。在城中心的摩诃池上船,沿着金河驶入浣花溪,这样一默,金河的走向就出来了。”

  流沙河先生眼中的老成都是一座被水滋养的城市,上溯到七八千年前,成都更是一片水世界,“修武成大街时,工地挖到地下七八米,全是鹅卵石。我以为是河床,施工人员说,成都东南西北,挖下去都是这样。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以一米一千年计算,七八千年前,成都还是一片内陆湖,老成都的上限,最多不会超过八千年。”

  流沙河先生对老成都的考证所得,《芙蓉秋梦》这本书里只记录了一部分,更多的内容,他抽不出时间来写,却仍乐此不疲,“考证成都历史,这是我的爱好。”

  几年前,先生探访成都老城墙,行至青莲上街,终于找到一段,而且还是城墙东南角,一推土机正在附近作业。“成都城墙的西北角保留下来了,若是此处能保留下来,根据这两个点,就可得到成都大城的范围。”流沙河先生站出来呼吁留下老城墙,锦江区政府在青莲上街这段城墙前立了一块碑,流沙河先生亲笔题写“成都东门城墙遗址”,这段城墙保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