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交通:轿子"摆资格" 私家车像"屎壳郎"

27.04.2014  11:14

民国时期的长途客车。

最早的轿子。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公交车”。

旧时成都,市井喧嚣,交通繁荣。继四通八达、气势恢宏的水运,再到旧时光里的“溜溜马”,华西都市报“老成都的交通”系列报道,今天继续还原成都交通的旧光影。本期,请听民俗专家刘孝昌讲述最地道的“本土货”滑竿和颇具时代气息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公交车和私家汽车。

滑竿:最“成都”的交通工具

刘孝昌介绍说,民国初年,爱国将领蔡锷在川南一带发动护国战争时,激战导致伤兵太多,担架不够用,于是就地取材,砍来竹子制成简易担架应急。到后来,经过改良提升,用滑溜溜的竹竿绑扎的“滑竿”在川南流行开来。

滑竿上坡时,人坐得最稳;下坡时,不会因倾斜有恐惧;走平路时,竹竿弹性十足,轻微颤动好不惬意。遇上返程无客时,两根竹竿一收拢,轿夫轮流往肩上一扛,轻巧灵活。老成都出东门到牛市口,在牛市口街边上,摆放着许多“滑竿”,竹竿收拢靠立墙头,整整齐齐一排,头上缠着白色或黑色头巾的抬竿人站在一旁等生意。举手即来很是方便,从牛市口到沙河堡这段路程,“脚费”滑竿两角。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很有趣:前面抬滑竿的轿夫抬着客人,后面的视线多被挡住,他要靠前面的人传话告知路面情况,俗称“报点子”或“报路号子”。前面路很平直,前呼:“大路一条线,”后应“跑得马来射得箭。”要上坡了,前呼“步步高,”后应“踏稳脚。”前面的路弯拐多,前喊“弯弯拐拐龙灯路,”后应“细摇细摆走几步。”路上有牛粪,前呼“天上一枝花,”后应“地下牛屎巴。”路上有块石板松了,前呼“活摇活,”后应“不踩角。”一报一答,见啥说啥,轿夫振奋精神,鼓舞劳动干劲。抬轿号子简短明了,言语诙谐风趣,在山间喊起,声音嘹亮雄厚,在闹市对话,更添生气。

如今,青城山和峨眉山等地仍能见到原汁原味的滑竿,流传百年一如当初的样子。只是抬轿人不再衣衫简陋,滑竿的意义也不局限于交通工具了。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