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老成都为吃猪肉、打牙祭 也叫“猪肉节”

24.05.2014  09:35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防疫祛病、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原标题: 老成都叫“猪肉节

  端午节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防疫祛病、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老成都人过端午的主要内容有悬挂菖蒲、艾叶,佩戴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酒,吃咸蛋、粽子等。其中最精彩的是划龙舟、抢鸭子活动。另外,往年官方对成都民间过端午节的一些禁令,也很有意思。

  端午有许多别称,如夏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等。上世纪50年代,成都人过端午节最喜欢的是划龙舟,地点主要在望江楼附近。

  在老成都,端午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猪肉节。那时候,成都的社会底层只有到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猪肉,打牙祭,因此端午节便有了“猪肉节”这个俗称。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为了防止卖出腐烂变质的猪肉,夏季猪肉的售卖时间做了严格规定,市民在4点之后便买不到猪肉了。

  青羊区档案馆,保存着一份1947年的档案资料,主要内容是成都屠宰业工会恳请警察局批准在端午节三天延长猪肉的营业时间,以方便市民在下午4点后也能买到猪肉。档案馆保存的这份文件上写着:“惟据本会各会员报称本月二十二、三、四日三天旧历五月初四、五、六是端午佳节(历来俗称为猪肉节),无论贫富均需购置猪肉备制肴馔以渡佳节,似不宜限制营业,使多数贫苦找钱迟晏者下午即无处购肉。”延长销售时间,方便经济条件不好的穷苦人家可以晚些时间买上肉,在今天看来都还是很有暖意的善举。

  成都市档案馆曾透露过这样一份档案资料,记录了1927年时成都警察们的放假安排。这份放假通知上写着,在旧历端节在公人员们应放假一天用来休息,但由于警察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在端午节当天,警厅内外除了值班的人以外,其他人可以放假一天,每天休息的人数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人替人做工,老百姓想哪天休息都行,只有公职人员才需要遵照政府的安排来放假。

  锦江区还保留着一份在上世纪20年代初禁止划龙舟的档案。原来,当时的政府认为每年的端午节,船夫们都喜欢找人扎龙舟划龙船还有扎彩船游河,很容易引起事端,甚至闹出人命。于是禁止人们赛龙舟、扎彩船,违反规定的人将会被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