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即兴出题 考卷去哪了?

09.01.2014  14:42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 工程师 学院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期末将至,沪上各高校都陆续进入考试周,学子们也忙碌在图书馆、自习室和考场间。然而在上海交大的校园内,却进行着一种特殊的考试。这场考试,没有一张张试卷,没有正襟危坐的监考,更没有数十人屏气凝神的紧张与焦虑,有的只是黑板上的演算和师生间的问答。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见证了这场新颖的考试。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考试不见试卷老师即兴出题

  一间只有3名学生的交大教室里,学生站在白板前,进行着数学题的解答。3名学子,题目不一,一位帅哥老外正在他们之间踱步,并时不时用法语与学生对话。

  这样的所谓的考试中,老师可以现场提示和指导。而学生想要用什么新方法,亦可以马上询问老师。原来,这场特别的考试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用来测试学生基础课学业水平的“COLLE”考试。这是 法国 高等教育最具特点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上海交大国际化办学进程的一个小小缩影。

  青年报记者获悉,“COLLE”是法国高等教育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专为基础课学习阶段的学生设置。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也将这种考察方式引入学院的基础教育阶段。

  考试限定时间为一个小时,内容通常分为两部分,参加的学生不超过三名。第一部分,老师会分别向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有对定义的复述,有对理论的解释,也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分析,但都是曾经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通过学生即时的解答,教师可以快速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考试的第二部分,教师将会分别给三位学生一道不同习题,学生需要现场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和解答,还要向教师解释其解题思路及过程。如果有同学遇到解题困难,教师可以启发并帮助学生解答题目。

  根据同学们的现场表现,老师会给出评分,并对学生的学习给出建议。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死板的应试准备,凭借学生的综合表现来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对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更为准确、更为个性化,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也更为客观。

有望在其他学院和科目试水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法国教师Aristide十分推崇这种教学形式,他说,从同学开始上他的物理课开始,每个月都必须参加一次他的口试,通过同学即时的解答,可以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每月一次的考试可以有效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安排教学。”Aristide称。

  毕业于巴黎高科的青年教师钟圣怡留学法国时就对著名的“COLLE”考试有所了解。作为研究生未能在法国参加同类考试的她,现在在学院作为考官如愿以偿。一学年实践下来,她认为“COLLE”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节奏,在每次口试后及早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复习,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学生的法语口语水平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生们也从刚开始的不适应逐渐体会到了考试对自己的帮助。大二的邹小珂表示,以前习惯了题海,做考卷从没有障碍,但是,刚参加“COLLE”,却常常被老师提出的简单问题给难住,场面很尴尬。不过,老师紧接着一两个词的点拨又让她觉得豁然开朗,而且这样让她很快能领悟到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另一方面,现场演算过程中,她也常常被背后冷不丁传来的“为什么这么做”的提问给困住,但是给老师讲解解题思路的过程又让她对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一年下来的她已经十分习惯甚至喜欢上了这种考试的方式,她说:“这样的考试让我很清楚一个月来我重点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青年报记者获悉,目前,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基础阶段的数学、物理课程乃至法语课程都采用这一形式,而这一特殊考试有望在其他学院和科目上推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