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二长寿老人 都江堰116岁罗齐氏16日辞世
年近117岁的朱郑氏老人可独立用助步器行走
3月的油菜花金黄,无论天气旱涝都绵延不断的山泉水从青城山下淌来,笔直的数排云杉树背后,有一栋两层小楼,罗齐氏就在这个地方。16日上午,罗齐氏老人安详辞世,享年116岁。罗齐氏,成都都江堰安龙镇何家村6组人,是都江堰最长寿的老人,也是成都市第二长寿老人,除了勤快和心平气和之外,老人的长寿秘诀就是不挑食。
长寿秘诀
1 不争不怒
老人一辈子从不与人争执计较,哪怕是独自拉扯儿子长大,也从不抱怨。
2 从不挑食
“基本上我们(小辈)吃什么,她就吃什么。”饭量比年轻小辈甚至还好上一些
3 爱吃水果
老人喜欢吃水果,比如葡萄、芒果,闲时喜欢含一颗冰糖在嘴里,等它慢慢融化。
1901年农历六月十五,罗齐氏出生在都江堰石羊镇,早年间嫁到夫家,丈夫姓罗,她姓齐,随夫姓便被叫作“罗齐氏”,婚后育有一女一儿,大女儿一岁多时意外溺亡,罗齐氏25岁时,同年同月生的丈夫又因病早逝。罗齐氏悲痛之余却终身未改嫁,独自一人将儿子拉扯大,非常辛苦。岁月把她从一个干农活之余会偷偷松松裹脚布的小姑娘,磨成了一个踮着小脚与世无争的老太太。
老人之所以长寿,大概与她与世无争的性情有关。“比如说我们家里人有时候拌嘴,她听到了,也不骂人也不说重话,不经意地说两句话把两个人的话题岔开,或者给你找点事做,就吵不起来了。”冯女士说,老人一辈子从不与人争执计较,哪怕是独自拉扯儿子长大,也从不抱怨。村里大部分的人都唤老人一声“幺奶”,知道老人爱吃豆花,谁家磨了豆,都要给“幺奶”端上一碗。
“基本上我们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冯女士说,家里没有刻意为老人准备专门的饭食,偶尔一次饭菜稍微硬了一些,老太太也从未嫌弃过半点,饭量比年轻小辈甚至还好上一些。103岁时,老人生病到医院检查,“从来没写过三位数年龄的”医生坚持要给老人做个全身检查,却发现,百岁老人的消化功能和70多岁的功能差不多。除了饭菜不挑,老太太喜欢吃水果,比如葡萄、芒果,闲时喜欢含一颗冰糖在嘴里,等它慢慢融化。
安然辞世
戴着黄帽子、穿着蓝布兜、膝盖上裹着大红棉袄,老太太冲镜头笑得很开心。
数日前留下最后影像
16日上午9点,腿脚有些不便的罗齐氏老人想要解手,重孙和重孙媳妇将她抱到厕所安顿好,回到厨房准备早饭。过了一小会儿返回时发现老人保持着坐姿,却没了反应。
“(老人)走得很安详,没遭罪,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欣慰。”罗齐氏老人的孙媳妇冯女士告诉记者,家里年轻人都在上班,接到老人去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之前,老太太极少生病,神智也很清醒,所以对家人来说,老人离世的消息也很突然。
“身体一直都挺好的。”冯女士说,去年老人曾经意外摔倒受伤,额头被磕破,但很快就好了,精神也一如之前。只是年龄大了,走路有些不方便。
3月8日一大早,冯女士和丈夫回老家看老太太,因为匆忙,忘了买老人最喜欢吃的汤圆。老太太也不生气,笑眯眯地问孙子:“现在汤圆好多钱一个哦?”孙子回答说:“不贵,也就几毛钱。”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我没得钱的,不然都喊你帮我带点回来。”老太太俏皮的一番话把一家人逗乐了。下午,冯女士正好又要回老家办事,特意记住给老太太买了两包汤圆送回家。那天,天气很好,老太太坐在走廊上晒太阳,冯女士便让家人用手机拍了几张和老人的合影,照片上,戴着黄色帽子、穿着蓝色布兜、膝盖上裹着大红色的棉袄取暖,老太太冲着镜头笑得很开心。
没想到,这张照片,成为老人留在世上最后一张影像。
长寿之乡
朱郑氏老人已近117岁,仍精神矍铄,110岁前后,还割猪草、打扫院坝,锻炼身体。
当地百岁以上老人有9名
高寿,在安龙镇并不少见。安龙镇民政办工作人员陈劲松告诉记者,除了刚刚辞世的罗齐氏老人,安龙镇尚有9名百岁以上老人,90岁至100岁的老人,有99名。
其中107岁的芶华安老人,虽然年龄过百,视力却很好,戴在左手手腕的老式手表,他还能清楚地辨明时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主要就是心态比较好。”陈劲松说,镇上的长寿老人都是普通农民,常年辛劳,但是老人们的心态平和,凡事都能看得开。同时,安龙镇毗邻青城山,环境清幽,加上安龙镇是个盆景小镇,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身心愉悦,不易生病。
成都最长寿老人 已近117岁
双流区胜利镇云华村9组,生活着成都市目前最长寿的老人——年近117岁的朱郑氏老人。1900年8月2日,这是朱郑氏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但老人仍然精神矍铄,在110岁前后,还坚持割猪草、打扫院坝,空闲时在院子里转圈、甩手甩脚地锻炼身体。
老人饮食清淡,红薯稀饭、鸡蛋常常就是一顿早饭,其余时间和小辈们吃得差不多。“从来没见生过气”,大概是老人的长寿秘籍之一。老人常常劝后辈,不要在意得失,不要伤了和气。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张士博 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