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小镇添新颜

30.11.2014  17:12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两旁茂盛的绿化带随路延伸,独具特色的路灯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街道。街道上商铺林立,一大早,这里的人们便忙碌起来,精心打点买卖,一派繁荣景象。11月3日,记者初次来到这里,便为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这里便是有着“翡翠小镇”之称的南江县长赤镇,今年8月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以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在场镇路口经营门市的杨秀英告诉记者,“以前街道没有这么平整,绿化也没现在多,有时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经过改造,镇上的环境确实改变很大,生意都比以前好做了。”

  近年来,长赤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城镇框架基本拉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和村社面貌日新月异。这得益于该镇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紧紧围绕着“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利用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干群一心共发展,城乡一体同富裕。特别是通过近两年的发展,该镇无论是集镇建设、人居环境都有了很大提升,镇域经济也日渐活跃,让这个在我市本就发展较好的乡镇再添新颜。

  “我们镇认真践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运用市场的机制和手段经营集镇,努力寻求‘地从哪儿来、钱从哪儿来、人怎么聚集、集镇靠什么支撑’这些难题的破解途径,为加快重点镇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长赤镇党委书记吴智明介绍,“这几年,我镇以拉大集镇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百姓居住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目前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我镇将牢牢把握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带来的机遇,继续深入推进各项工作。”

  做规划让小镇发展科学化

  长赤镇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辖区内有原长赤县苏维埃旧址——禹王宫、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养伤的龙池书院、著名的中魁山战役遗址等,成为弘扬“红军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历来便是市、县发展重镇。辖区总人口5.1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近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8万人,目前系我市第一大镇。在优越的固有资源下,长赤镇党委、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创新,力争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用地难、难用地’是困扰乡镇集镇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过去乡镇集镇一直靠自我发展、农民自建的模式所遗留下来的难题,造成了政府的道路布置到哪里、房屋就自建到哪里,道路两旁的地用完用尽,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土地资源极度浪费,集镇建设品位极其低下。”吴智明说,“究其原因,主要是规划深度不够到位、规划执行不够到位,我们已深刻地认识到此类问题。为此,镇上在市、县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主要做了完善规划、坚持执行规划、严格查处违规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来逐步扭转这一局面。”

  长赤镇按照“先策划再规划、先全域再区域、先总体再专项”的思路,在市、县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争取财政支持135万元,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完成镇域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详规和城镇视觉规划,规划到2030年,城镇建成区达1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0万,形成了从集镇功能定位、集镇功能分区、集镇用地划块、集镇设施配套以及集镇供地梯次等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同时,根据集镇发展的趋势,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禹王宫片区、养生潭片区、五维花园城小区、和谐家园等6个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始终坚持“开发先作规划、审批先审规划”,没有规划就不允许开展任何开发项目前期工作。2012年以来,对城镇规划区内的7宗土地实行了带规划拍卖、按规划建设,有效杜绝了无规可依、有规不依、执规不严的不良现象。同时,对违规建设毫不手软。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组进驻长赤,对过去违法违规用地和建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拆除蓝顶子75处6500平方米,拆除违规建筑10处1300平方米,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镇内组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执法队伍,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杜绝了无规可依、有规不依、执规不严的不良现象。全镇依法依规用地、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规划先行,并不断完善细化,不断创新发展路径。根据总体规划为引领,长赤镇确定了建成南江南部地区商贸物流集散区、公共服务共享区、生态食品加工区和红军文化传承区的发展目标。”吴智明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配合下,长赤镇的发展道路定会越走越宽,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促经济让传统小镇富起来

  哪里想发展,哪里就必须充分地利用外来资金,这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硬道理。长赤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努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创新机制,自己造血,走出了一条乡镇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镇坚持向市场要项目、要资金,向政策要投入,深层次研究城镇开发经营,积极探索城镇建设发展新路子。”长赤镇镇长李硕向记者介绍,“经过探索,由市、县财政安排资金1100万元、镇上盘活闲置资产800万元,共筹集资本金1900万元,注册成立了长赤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和发挥融资职能。”

  长赤城投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公司的成功运营,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创新之举,对该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公司于2013年实现财政收入4800万元。

  据介绍,长赤城投公司成立以来,一是启动开发建设了养生华庭项目。项目占地面积近80亩,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同时配套一个近万平方米的广场和一个湿地公园,现正在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新区的发展、提升了城镇品味,将产生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二是充分发挥其整理土地的职能,2013年先后整理养生华庭、五维花园城、旭日阳光等三个开发小区的土地,共计60余亩,通过公开拍卖实现土地净收益3000万元。今年正在启动学府状元居二期、长赤镇小学、新医院等三宗土地整理项目,规模达150亩,经营收益将大幅提升。三是用活融资职能。以天然气特许经营权为股份,融资1000万元组建天皓燃气有限公司,在全县乡镇中率先开工建设管输天然气,力争今年底完成一期1000户居民供气;二期投入3000万元,建设巴中市至长赤主管道,解决长赤、红光、天池等7个乡镇的供气。四是积极推行其公共服务职能。出资50万元组建南江县养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规范集镇居民物业管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将集镇环卫交由物业公司管理,向市场买服务,让政府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发展经济、服务群众。同时,大力发展其投资职能。以今年青杠村与正直长滩村、元顶子片区联合申报AAAA级乡村旅游为契机,已筹建南江县玉湖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玉湖半岛休闲度假公园乡村旅游,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后劲,带动长赤片区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目前,玉湖半岛休闲度假公园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下湖观光垂钓、上岛运动休闲、上山采摘体验”一日游的格局。

  “长赤城投公司所发展的项目,立足于百姓需求,以加快推进我镇经济发展为目标。”谈及城投公司的发展方向,李硕坚定地说,“经过两年多的成功运营,公司大大增加了我镇财政收益,同时加快推动了集镇和村社的改善性建设。镇上将继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推行此模式,把公司做大做强,让其在全镇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长赤镇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有突出成效,其中成功引进投资4000万元,创办了时缘食品公司、雪家山现代观光农业园,全镇4家生态食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3亿元。

  抓基建让百姓生活更便利

  “住在这里非常好,比起以往,生活便利多了。”正在整理屋前菜地的李大爷对记者说,“这儿有社区医院,旁边就是小学,带孙子们读书很方便。闲暇时还可以种点菜,离镇上也不远,买东西来回也就十几分钟路程。是党的政策好,我们老百姓才有这么幸福的生活啊!”

  鼓楼村居民聚居点是长赤镇又一个重点打造的中心村。记者看到,数十栋独具特色的新居依山而建,整齐排列,绿化带青草幽幽、树木茂盛,平坦的水泥小路连接着各个院落。站在聚居点广场中央一眼望去,视野开阔,连绵起伏的山峰云蒸雾绕,令人心情豁然开朗。

  长赤镇历来便是我市辖区内的大镇,幅员面积大,居住人口多。因此,该镇一直把民生工程当着头等大事来发展。以基础建设、百姓生活配套建设为先行,大力推进巴山新居、道路、水利、天然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如今,各项工程均有序推进,集镇城市味越来越浓,村民过上了让不少城里人都羡慕的舒适生活。

  “我们镇按照‘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坚持产城一体、产城共融,着力打造生态城镇、文化城镇、休闲城镇、宜居城镇。”面对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李硕说,“为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围绕‘住房、上学、就医、出行、休闲’等一系列基础配套来加以完善提升,以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和百姓常住长赤。”

  近年来,长赤镇大力优化道路网络,拉大城镇框架。投入1.2亿元改造玉赤大道,该路长3公里、宽36米,双向6车道。道路两旁分别打造了绿化带,安装了特色路灯,并实现了雨污分流、强弱电下地,有效地美化、亮化了集镇。修通了连接新区和老城的禹王宫大桥,大桥长111米、宽24米,增强了新区发展潜力。改造硬化了长2.8公里、宽12米的绕镇路——乐园路。将旧城中心的车站搬迁至新区,拉大城市框架,带动城镇新区发展,初步形成了一轴、两心、三带、七片的城镇发展框架。启动了养生华庭小区、学府状元居小区、和谐家园小区、五维花园城小区、旭日阳光小区等现代化小区建设,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人进镇居住,有效提升了集镇居住条件。同时,按照彰显特色、突出个性、体现魅力的要求,立足长赤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全面实施了城镇风貌改造、业态控制,投资3000万元打造瑶池湾特色餐饮街、禹王宫养生步行街和粉市梁民俗文化街3条特色街区,并启动改造了几处休闲广场,有效提升了城镇品位。

  “镇上还建成了投资3300万元的熊包梁自来水厂,能满足长赤片区10万人安全饮水。基本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施了‘广播村村响’项目。已启动的管输天然气工程力争今年底完成一期1000户居民的供气。”李硕介绍说,“现在的长赤镇无论是集镇还是村社,居民基本生活条件都有了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长赤镇还大力推进医疗、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已全面完成长赤中学、长赤九义校、长赤中心卫生院和各村(社区)小学、卫生服务站的重建或改造。投资1.5亿元启动建设长赤镇小学、新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建成后将有效满足群众医疗、教育服务需求。

  李硕说:“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镇里还大力扶持各类企业发展,推动发展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特色产业园,引导翡翠米业、光雾山米业等企业进驻园区扩大发展规模,再加之新区建设和特色街区的打造,不但增强了镇域经济实力,还为百姓提供了许多稳定的就业机会。”

  兴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这里就是玉湖半岛休闲度假公园,你们可以步行转一转。”带路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自豪地说。记者一下车,便被眼前的景象折服:没想到长赤镇竟有如此秀美的地方!

  站在公园入口一眼望去,玉堂水库环绕半岛,形成了三面环水的景象,水面薄雾升腾,山水之间绿树成荫,一条木质的长廊随岛延伸,路边幽幽的青草、翠绿的树木随风舞动,犹如迎宾的少女。岛上别具特色的乡村别墅错落有致,休闲广场、亭台楼榭、各类便民设施等一应俱全。水库边,一条长达数公里的步游道沿库环岛。恰逢当日阳光明媚,好些游客正漫步在步游道上,还有些人正在库边垂钓。一些游客在库边古色古香的亭台里休憩,既可享受阳光的温暖,又可感受河风的清凉。

  穿过入口广场,沿着古朴的长廊进入岛内,温馨提示、指引标志等随处可见,处处都体现了景区完善的服务机制。行至半岛中段,一排两层小楼呈现眼前,洁白的墙面、木质的窗户、方砖砌成的入户台阶,屋前一排绿油油的入户花园,阳台上悬挂着火红灯笼,别有一番韵味。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仅是休闲公园,也是长赤镇青杠村居民的聚居点——玉湖半岛渔村。

  “我们家是2012年11月搬过来的。”正在打理生意的村民孙菊花说,“我们除了居住外,还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给游客提供餐饮服务。”记者进入孙菊花的家里,一楼是餐厅,墙面洁白如洗,各类经营的必备手续都挂在墙上,地面干净光亮,餐桌椅摆放有序。二楼是其卧室和客厅,布置得也是井然有序。

  “我家老房子在对面山里。”孙菊花指着一处山体向记者说,“因暴雨,老房子成了危房,且靠近滑坡体,镇党委、政府知道后非常重视,经常到那里查看,后来便决定搬迁至现址建新居,住在这里既安全,环境又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依托政府开发的半岛旅游搞经营,一个月有好几千块收入,生活有保障,我很感谢政府。”

  据了解,像孙菊花这样既居住在新居,又搞经营的农户已达数十户。记者看到,不时有游客出入各个农家乐,家家户户一派热闹的场面。

  “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在此建新居,促使更多的农户住上新房。”青杠村村支部书记王泰山介绍,“还会加快打造更多旅游项目,比如露天游泳池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促进百姓增收。”该村除了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准备引进七彩林业发展特色林业和种植桂花树等绿化景观树,以此扩大百姓的增收渠道。目前,青杠村通过土地流转,已整理土地1200余亩。王泰山说:“村民每年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租金,还可以优先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工作,有效提升了村民经济收入。”

  青杠村旅游产业与新居建设完美融合,使得村民、游客、周边百姓多方受益,这是长赤镇统筹城乡建设的点睛之笔,这种产村相融的格局在全镇已基本全面推行,并在不断推进。长赤镇按照“农民向城镇和产业聚居点聚集、土地向规模经营聚集”的要求,大力实施巴山新居工程,已启动建设青杠、鼓楼等4个中心村聚居点,可聚居群众1500人,流转土地数千亩。

  “镇里依托玉堂水库,启动建设玉湖半岛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并率先推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确权颁证,有序流转集约土地,将规模发展翡翠米、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基地3000亩,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谈及长赤镇的产业发展,吴智明满怀信心。

  强管理让小镇和谐发展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长赤镇党委、政府积极优化政府服务机制、强化管理机制,为企业和百姓营造了一个办事方便、社会和谐的发展环境。

  新设置城镇社区2个,城镇社区累计达到4个,实现社区事务网格化管理。高标准建设镇村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办事流程,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组建城管执法队,每天由执法队员负责对街道各个死角负责巡逻,对摊点摆放、堆码占道、车辆停放等进行规范,增强了管理力度。

  本报记者马立庆 彭昶润 李绪明

  长赤镇依法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南江县委、县政府为加快重点镇建设,已下放事权、财权、人事权,加强了本级政府的审批权限,特别是在财政方面,镇域范围内的非税收入、税收、土地出让收入县级留成部分划归镇财政,加大了在财力上的支持力度,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国土建设方面,已下放国土建设执法权、建设审批权、土地储备及整理实施等权利。发改方面,已下放内资企业投资项目预审、备案,外商投资项目预审,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议预审、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设计预审。经信方面,下放了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预审,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预审及企业减税预审等。这些权力的下放,为长赤镇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以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百姓为原则,用好用活各项下放权力,绝不滥用职权。”吴智明说,“同时,我们还会在政策范围内,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做到更好地为企业、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