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把营养餐做出“新味道”

17.12.2015  00:35

日前,从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获悉,该区快速推进营养餐由“蛋奶模式”向“食堂供餐模式”转型升级,不仅让农村孩子吃得饱、吃得好,还吃出了“新味道”,家长和学生都很满意。

翠屏区是宜宾市中心城区,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对象包括全区16 个乡镇、街道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在校学生,涉及112 个校点(其中:翠屏区106 个、临港区6 个),惠及学生35973 人。目前,实施食堂供餐模式学校109 所,占实施营养改善学校总数的97%,覆盖学生32827 人,占营养改善计划学生总数的91%,余下3 个校点食堂建设正在进行中。

升级餐供模式

菜品五天不重样

翠屏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耀学介绍,为将餐供模式由“蛋奶”模式升级食堂供餐,翠屏区大力实施标准化食堂建设,现已投入近7500 万元完成112 个食堂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投入1700 多万元统一采购符合开餐标准、美观实用的厨房设备设施。

2014 年,该区投入资金238 万元,在区学校后勤保障指导中心建设食堂视频监控中心,全程监控营养餐食堂,即将再投入70 万元,扩建现有监控中心,届时将实现全区所有食堂监控全覆盖,进一步筑牢食堂供餐的安全屏障。

该区财政将地方财政应承担的膳食补助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并足额划拨。区财政每年投入700 万元,按1/(生·天)的标准,解决食堂从业人员工资、水电气等费用。投入204.4 万元,解决112 名专兼职食品安全监管员的人头经费。

为保证膳食营养,该区营养办聘任2名营养师,负责对学生营养餐质量的指导和监管。聘请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为学生“量身定制”《营养食谱》,按小学每生每餐4元、初中每生每餐5元标准提供食谱,专职营养师对学生进行营养监测,确保所供餐食能够满足营养需求。

各校严格按照食谱的品种和数量标准提供饭菜,并做到每周5 天不重复。做到“每日一小计”,对实施食堂供餐的学校,进行每日用料盘点,每日核算成本,并于当日上报区营养办。食堂水电气、人工工资等费用均不得在营养餐经费里开支,保证4 元/(生·天)的补助全部吃到学生嘴里。小学生不花一分钱、初中学生每天也只花1 元就能吃到一荤两素一汤的营养午餐,且保证每个小学生每餐不少于70 克的肉食、初中生每餐不少于80克肉食。

食堂管理日报

落实全程管控

为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使用安全,该区下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料汇编》2 套,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餐食堂管理制度》,指导各校完善了《食堂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

对所有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实施全员培训。2014 年,组织全区营养餐实施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营养餐管理员集中培训12 次,参培人数达3200 余人次。仅今年,就组织从业人员培训198 场次,参培人数达5100余人次。

坚持食堂管理日报制,严把“六关”,即: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关、验收入库关、烹饪加工关、试尝留样关、餐具环境消毒关、废弃油脂去向关。落实“五个严禁”,即:严禁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违规加工制作野生毒蕈、发芽土豆、霉变红薯、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品;严禁在加工制作四季豆时简单烹炒,未烧熟煮透;严禁违规超量使用添加剂。

坚持米、油等大宗食品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形式定点配送;肉类、副食品及调料由当地社事办组织膳食委员会等通过竞争性谈判确定商家实行定点采购;蔬菜在膳食委员会组织并监督下由学校实施定点采购。坚持实行原料验收轮换制,采购与验收人员均为“双人制”,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及登记制度,加强各环节监管,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每日开餐前公示每生当餐使用经费信息,广泛接受各方监督。学校校长、食品专兼职管理员、班级1名教师必须陪餐,其费用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搭餐教师费用由教师自理,并与学生同价同餐。

构建食育文化

学生吃出“新味

为充分发挥营养餐的教育功能,该区教育局印发《关于构建“食育文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组织人员编印区本教材《关注食品安全,关爱生命健康》,纳入地方课程教学内容,发动各校开展以感恩励志、营养知识与健康生活、食品安全、饮食习惯、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自我服务性劳动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吃出“劳动味”、“互助味”、“节约味”、“科学味”、“感恩味”等“新五味”。

笔者在李庄中心校双溪校区看到,该校区将校园闲置用地开辟为“开心农场”。李庄中心校校长彭鸿志介绍说,双溪校区开设了劳动实践课程,并将收获的瓜果蔬菜在食堂加工后食用。同时对每间餐厅的名称在师生中公开征集,最后确定“尚俭”“如家”等10 间师生喜欢的餐厅名及警示语。

宋家中学校长李佳勇告诉笔者,学校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演讲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国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结合德育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节约爱惜粮食、热爱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让营养餐从“”里营养每个学生。

 

(陈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