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 泸州泸县凝聚发展的正能量

07.05.2014  18:15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丁一 特约记者 曾佐然)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泸县紧扣中央、省市要求,针对全县基层组织类型复杂多样、经济上行压力增大、民生事业基础薄弱、少数党员干部消极畏难等实际,创新“三联两促”活动载体,喊响“树群众观点、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政、让群众满意”四句话,确保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强势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

  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态势总体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位稳中有升,表现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逆势而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

   领导带头学 干部专题学 党员开放学 群众灵活学 四学方式树群众观点

  泸县县委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两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科学制定总方案 县级领导班子、镇、部门、村(社区)四大层级 政法、政务、教育、卫生四大系统 “两新”组织“1 9”配套方案。

  动员会后,县委中心组迅速进入学习教育环节,灵活采取“专家辅导 现场参观 专人领学 夜校讨论”学习模式,中心组成员带头先学先行、真学真懂,作出示范。目前,县委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3次,30名县级领导分成4个学习组,以“夜学”形式,每周集体学习2小时,邀请4名专家领导授课,组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5个专题影片,参观了法纪警示教育基地。

  各镇、县级各部门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380余场次,警示教育60余场次。同时,举办领导干部十八届三中全会、新任科级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和“两新”党组织负责人等专题培训5期次,编印地方读本《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梦》600余册。

  利用远程教育站点、“龙城专家讲坛”、龙城先锋网、龙城手机党校等平台实行菜单选学,面向全县征集优秀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和反映四风问题漫画,通过寓教于乐形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动员率、参学率、覆盖率三个100%。

   书记带头 常委示范 梯次跟进 点面互促 四大机制拜群众为师

  在活动中,县领导带头学习教育、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查摆问题。县委书记郭庆先后4次深入联系点召开院坝会、上党课。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结合各自分工建立联系点30个,对口联系了所在镇的30个后进村(社区),带头到基层听取意见、查找问题,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推动联系点成为“示范点”和“样板点”。

  各镇、县级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建立联系点460余个,深入基层走访调研31万户/83万人次,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1340余场次;深入后进村(社区)帮助制定整顿规划30个,完善制定服务机制50余项;党员干部同联系点党员签订结对认亲协议3700余份。

  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群众路线教育读本》、《群众路线民情日记本》近2000份,建立“走基层”矩阵管理台账,将基层动态掌握到户,细化到人,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

   谈心纳谏 网民网言 评风测效 来信来访 四条渠道向群众问政

  全县先后召开“两代表一委员”、“两新”组织负责人和“县级老领导”专题座谈会,分层分级开展交心谈心,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

  各镇、各部门以“走基层”活动为契机,通过召开“院坝会”、“田坎会”、返乡党员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530条。

  在泸县公众信息网、龙城先锋网开通“建言献策”专栏,县纪委设立“四风”问题举报投诉热线和电子邮箱,收集到意见建议30条,受理举报投诉4起。两次印发征求意见建议提纲,将涉及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细化成10个类别、37个小项。

  各镇、各部门以召开党委(党组)或班子成员会议,专题讨论、专题研究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匿名上报,打消了党员干部不愿提、不敢提的顾虑,保证了上报的意见建议不偏、不虚、不空,不留空白,收集有效意见建议86条。

   动态台账 矩阵管理 项目推进 倒逼整改 四项措施让群众满意

  对收集的意见建议,泸县县委4次专题研究,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归类,以项目形式确定下达“四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最后一公里等6个方面第一批次共77条整改任务,其中立即整改36条、限期整改20条、中长期整改21条。

  建立“一项整改任务、一名牵头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督导小组”的“六个一”工作机制,落实“督查通报、扣分降级、首问追责”三条举措,明确了责任人、时间表,倒逼问题整改。

  目前,第一批次77条整改任务已全部启动,完成整改14条。特别是对倒排确定的30个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成立由204名党员干部组成30支帮扶工作队,实行“一对一”定点帮扶;同时县上对每个后进村(社区)党组织配套10万帮扶资金,保障了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