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02.04.2014  11:03

  【编者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能只靠嘴上喊喊“号子”、开会唱唱“调子”,纸上爬爬“格子”,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作风、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韧劲,甩开膀子干事,真心的服务群众,真实的解决问题,真正的为民办事。

   四川在线遂宁讯(王岳 记者 罗小单) 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党员干部甩开膀子为民办事,努力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近日,记者在遂宁市大英县真正感受到了基层组织践行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实在。然而,这仅仅只是遂宁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天保镇:您说问题我来改

   督察干部不“挠痒痒

  “开会迟到了直接扣了50块呢,这次还真逗硬了!”“但启贤家10年多的电线杆问题这次终于解决了。”最近天保镇政府群众路线专栏上的督察通报成了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

  张贴出来的督察通报包含民生工作、效能监察、群众路线工作法等板块,接受群众的监督。

  “那天熊书记和我们谈了话,当时就说要治理这个问题。”桅杆坪村胡开远说。无独有偶,个体户戴玉凉也说:“这个通报可以让我们知道政府最近在做什么事,很不错,看来这次群众路线是务实了。

  为什么?原来,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天保镇领导班子通过“走下去、请上来”的方式,充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问题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帐镇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三公”经费的使用。

  对于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查出的干部效能问题,镇党委即知即改,及时成立效能督查室成立效能督查室,对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群教活动开展情况、上下班签到以及值班情况进行督察,每周五定时通报,逗硬扣分,并对当事人进行现金处罚,改变了过去督查工作给干部“挠痒痒”的状况。

   民政局:您有难事我来解

   幸福路架起民生桥

  “村民依靠传统养殖业为生,梨子是特色产品年产梨达50多万斤。村道路路况很差,特别是2、4、5社几乎不通路,禽畜、蔬菜、梨子等农产品只能靠村民或背或挑去卖……”大英县民政局民情日记记载了蓬莱镇七桥村的一些情况。

  蓬莱镇七桥村是大英县民政局“挂包帮”联系村,距大英县城约3公里,全村有489户1546人。为扎实做好联系村服务工作,大英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队下村调研走访,掌握了解村情民意,记录下了民情日记。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发展缓的问题,县民政局通过带头捐资、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帮助争取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等方式,共争取和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对七桥村2、4、5社路段机耕道进行硬化。

  目前,修成了长2.5公里和1.8公里水泥路各一条。公路修建之后,该村2、4、5社原有的梨园不断拓展,林下养殖和蔬菜产业发展渐渐壮大。

  “感谢民政局为我们修了幸福路啊,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廖福林感叹。

   窗口单位:您的困扰我挂心

   柔性服务暖民心

  “走群众路线的途径有千万条,但用心服务群众,把群众事当做自己事办是第一条。”这是大英县各职能部门的共识。于是,该县服务一线窗口的工作人员以“让人民满意”为标准,推行以人为本,柔性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现年59岁的王加遂是河边镇下埝村的常年外出户,在村里无房无亲,且疾病缠身,无劳动能力。在他向镇社事办寻求帮助后,镇村两级积极行动,联系县公信医院为其免费治疗,给予临时救助500元,并根据五保申请时间尽快为期补办相关手续。直到3月15日,王家遂出院之时,顺利入住敬老院,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感谢你们,感谢党。”面对工作人员,王家遂热泪盈眶。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需要补办结婚证,而妻子瘫痪在床无法到现场办理,卓筒镇邹先生很是着急。无奈之下,他到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处说明了原因,工作人员在不违背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和不能上门服务的原则下,先帮他们准备好所有资料,并请邹先生用轮椅将妻子带到登记处楼下,随即工作人员带着准备好的资料,协助其办理。3月12日,邹先生夫妇顺利拿到了结婚证。

  “每月我都会按时给孩子们汇300元助学金,直至他们完成学业。”3月19日,在大英县惠民帮扶中心积极牵线搭桥下,四川鑫生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平安对蓬莱中学东梅、江平小学小倩、小艳、天保中学小利4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助学资助。

  诸如此类的一件件事情,一份份情谊不断温暖着百姓的心,也增强了凝聚力和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