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一团成员“现身说法” “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4月11日至4月20日,我省群众工作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报告一团成员北川羌族自治县安监局局长陈国兴,雅安市雨城区委宣传部新闻科长邓思怡,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县信访局局长吴菊芬等7名先进人物,先后到遂宁、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等地宣讲,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当地的干部群众。“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报告团成员大多来自基层一线,在为民办实事好事中,他们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在繁琐的基层事务中,又是如何处理一些棘手难题?报告团成员“现身说法”,给人以感动与启迪。
助218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
背景:兰辉生前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作巡回报告的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安监局局长陈国兴,两人是20年前兰辉到陈家坝乡开展资助学生工作时认识的。陈国兴描绘了兰辉在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百姓操心操劳的片断。
陈国兴:工作中,兰辉对困难学生、困难群体的关爱,对工作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们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工作上的好战友。
兰县长常说:“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震后北川增加了7000多名残疾人,面对这一特殊困难群体,兰县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他分管残联工作一年半时间里,通过企业集中安置、扶贫基地带动、自主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全县218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实现了生活自立,重拾了生活信心。“可乐男孩”杨彬因地震受伤导致双腿高位截肢,大专毕业后,他想自主创业。兰县长带领县残联的同志帮他用最便宜的租金在新县城租了间300多平米的门面,办好各种手续,安排专人送到他家里,还为杨彬争取了3万元的创业基金,帮他开起了“北川可乐男孩汽车美容馆”。
时刻牵挂群众,对家庭却亏欠太多
背景:王加林生前是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党委书记,作巡回报告的是多次采访过他的雨城区委宣传部新闻科长邓思怡。邓思怡讲述了王加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感人事迹,也道出了他生前的一些遗憾。
邓思怡:王加林生前时刻牵挂着群众的冷暖,但对自己的家庭却亏欠太多。
在中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他上任时的3500多元直逼9000元,多数村民修建起楼房,而王加林的家庭条件却很清苦,45岁的妻子仍在八步乡老家务农。“5·12”汶川特大地震时,他们一家5口还住在租的3间房子里,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地震让租住的房子成了危房,不能住,他才跟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在城郊购买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都还欠着5万元的贷款。2011年,王加林终于抽空带着妻子和儿子去了趟石象湖。
王加林早年丧父,对母亲特别孝顺。2013年4月24日,震后第4天,是王加林母亲七十大寿的日子,他打电话回家说单位事多,就不回去了,以后再给老人家补上。但一个月不到,还没来得及给母亲补上一份生日礼物,母亲检查出患上盆腔癌。医生让王加林多陪陪老人,但他认为抗震救灾责任重大,把母亲托付给妻子照顾。王加林去世后,家人没有把这个噩耗告诉老人家,2013年11月23日,王加林走后的第15天,他的母亲去世了。直到去世前,母亲都还以为儿子在忙,却不知自己的儿子已先走一步。
解除2200人的后顾之忧
背景:吴菊芬,眉山市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县信访局局长,从事信访工作10年。信访工作号称机关“第一难”,仁寿县又是四川省第一人口大县,在处理信访案件中,她始终将百姓“安危冷暖”放进心中。
吴菊芬:信访工作无小事,件件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群众的安危冷暖,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仁寿县是四川省第一人口大县,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较多。2002年,仁寿县供销系统体制改革,县供销社为2200多名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解决了养老保险,但医疗保险费让他们自己交。有些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较低,根本交不起几千元的医疗保险费。以熊大爷为代表的离退休人员在与县上多次交涉未果后,走上漫漫上访路,成为县里谈之色变的“老大难”问题。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在一次次热情接待这些集体上访老人的同时,我认真钻研劳动保障、社会保险、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多次组织协调县属各部门调研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在理解、执行政策上形成共识。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2009年底相关部门终于达成解决方案,县供销社将分5年补缴医疗保险费560多万元,一举解决了2200多人的后顾之忧,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第18次敲门打开僵局
背景:唐亚平,遂宁市大英县公安局退休干部。2007年初从领导干部岗位“退居二线”,今年58岁。“闲不住”的她来到社区一线当起民警,为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难题。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她曾遇到过很多棘手的事。
唐亚平:刚到社区警务室,很多居民群众都给我摆冷面孔:“你是当官的,迟早要走,跟你说了也是白说!”“我不会走!我要把你们的问题都解决好!”这是我到岗后给社区群众的第一句承诺。
如何兑现这个承诺?我想,只有工作、再工作,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这个承诺才有可能实现。于是,我决定先摸清社区的基本情况。在走访老上访户刘大爷时,敲了他家17次门都没开,但我没有灰心,在第18次敲门的时候,门终于开了。正在我暗自高兴的时候,屋内一条凶猛的大黄狗向我冲过来,恐慌中我向后退时摔在了地上,这时刘大爷才出来把狗牵住,还好我没有被咬伤。我向刘大爷简单介绍了自己,他却冷冰冰地对我说:“你一个退休的老太婆,哪管得到我们的事情嘛,我们不欢迎你”,就又把门关上了。但我硬是凭着一股倔劲,再去找他,通过几次交流,终于把僵局打开了。
刘大爷的事让我懂得,只有腿勤、嘴勤,用真心、真情与群众沟通思想和情感,才能跟群众“搭上线”,才能融入群众,才能得到群众信任。
从负债100万元到6000万元资产
背景:徐红专,达州市通川区朝阳街道团包梁社区党委书记,曾在村上和社区工作了28年。上世纪80年代,他与朋友做生意,成为有名的“万元户”。为了带动家乡发展,他回到社区(原为村),成为有名的“大胆书记”。
徐红专:我是成立团包梁社区后的第一任书记。记得任书记3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召集党员干部讨论社区发展,我当时说:“要让群众看到希望,首要的是让大家包包早些鼓起来。党组织不带领群众致富,久而久之,群众就不会跟我们走。”结合做生意时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新区开发形势的判断,经过几个月翻来覆去的思考,我大胆抛出了利用集体预留土地与商家联合开发、用土地换资金、用资金促发展的想法,联合开发的所有门市及商业用房必须归集体。
消息一传开,社区就炸开了锅。很多居民意见很大,认为我胆子大、冲壳子!因为当时搞联合开发的行情是,开发商出资金要门市,集体出土地要住房,否则就是一拍两散,大家都不干!
为消除大家心中的顾虑,我给他们掏出心窝子耐心地讲生意经、一笔一笔地算经济账。接下来,我又带着几个能说会道的代表与开发商进行协商,一轮接一轮的谈判,硬是嘴巴说起了茧疤,在软磨硬泡之下,终于如愿以偿。10多年来,社区固定资产不断增值,由原来的负债100多万到现在的拥有6000多万元,老百姓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目前人均每年分红已近万块钱。
拄拐也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背景:杨彬,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10月因车祸左腿被高位截肢。尽管如此,他承诺“拄着拐杖也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如今,枇杷村面貌焕然一新。杨彬用特殊的信念兑现了诺言。
杨彬: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乡亲们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希望!出院回村那天,村口早早就来了很多人,一看到我就都围上来抬我,其中一个曾经和我闹过矛盾的村民陈继友,主动抬起我就走。看着乡亲们期望的眼神、听着乡亲们朴实的话语、面对乡亲们真切的关心,让我既感动又惭愧,当时我就暗自发誓,哪怕拄着拐杖,也要继续干下去!
2004年11月,我再次高票当选为支部书记,又开始和村民们一起干。在抓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时,村里在山梁上规划核桃园250亩,四周都是杂草,山路也不平,从山脚到核桃园有100多米,一般人上山要5分钟,我上去一趟至少20分钟。最初我拄着单拐,由于事情特别多,右腿长期负重,不久右腿股骨头坏死,不得不拄上双拐。拄着双拐走田边坡坎更困难,刚开始走路不熟练,稍有磕绊就会摔倒在地,由于双腿使不上劲,只得靠双手把上半身先撑起来,再用拐作为支点撑起全身,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上去一两趟,老百姓都会主动来接送我,使我更加坚定了干下去的信心。
相信百姓心中的那杆秤
背景:杨宏林,广安市岳池县西板乡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干部。目睹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后,他毅然决定回乡带领百姓致富。农村事务复杂,虽然2007年才毕业,杨宏林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杨宏林:我相信百姓心中有杆秤。记得2012年12月,西板乡实施“人饮工程”项目,涉及到我村30家农户近10亩地。然而,长势喜人的油菜和小麦,却大大增加了青苗的补偿难度。为此,我带领村“两委”白天丈量面积,晚上汇总情况,商量解决办法,做到让群众满意,又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但是,个别群众不理解,大吵大闹,甚至阻挠施工。村民王某对自家油菜补偿不满意,找到我大吵大闹。正当我宣传政策时,他一把抓住我,一阵乱扯,当场把我的衣服扯烂,脖子也抓出一道道血痕。但我始终保持冷静,我相信,只要出于公心,只要是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一定会理解和支持的。也许是我“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谦让,感动了他;也许是我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讲解,疏导了他;或者,是我脖子上还在不停流出的血,触动了他。在周围群众的劝说下,王某终于放下了举起的拳头,不再说什么。在整个“人饮工程”的青苗、树木补偿工作中,我都严格按照丈量面积和补偿标准,公平公正地将所有的补偿款,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切实维护好村民的利益。
■四川日报记者安微四川日报记者张立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