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华尔街评级鬼才信

05.02.2015  13:36
核心提示: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撰文指出,尽管已经过去多年,但评级机构的结构性缺陷,利益冲突等等都依然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撰文指出,尽管已经过去多年,但评级机构的结构性缺陷,利益冲突等等都依然如故,和金融危机爆发前毫无差别,这一局面必须改变。

  以下即魏德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你可能会以为,现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了,曾经因为购买有着AAA评级,但实际上却是有毒资产而受到损失的投资者已经吸取教训了。

  可事实根本不是。

  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以及许多散户投资者现在依然是依靠着信贷评级,像过去那样撞大运。可是等等,关键是信贷评级已经和过去不同了,已经提高了改善了,更可靠了——你怎么知道?评级机构自己说的……

  让我们先退回一步,想想这个行业的糟糕表现记录吧。在为他们辩护和喊冤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对于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大衰退,他们确实需要负很大的责任。

  银行不顾自己的信贷标准。保险公司大胆向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投下重注。债务方借贷的规模超过了自己的承受力。政府创造出购房疯狂的原动力。

  评级机构对所有这些灾难性的行动丝毫不吝祝福和赞美,他们完全是将利润放在了责任前面。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他们不为那些有毒的债券背书,或许我们已经结束了当初的宽松信贷狂热,更不会最终面对房市崩溃的场面。

  这些玩家都已经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其中一些至少已经付出了代价。银行遭遇了重大的亏损,不得不裁员,接受罚款和和解协议,而且也失去了投资者。举债者失去了自己的房屋,信用记录上出现了重大的污点。保险公司落入了政府手中。政治家们呢?让他们出来负责原本是我们的工作,而我们没有做好。

  总之,看上去,每一个共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裁判,或者应该得到裁判。可是,评级机构却成为了唯一的例外,无论是标普、穆迪还是惠誉。他们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全身而退,除开一两次零星的诉讼之外,什么麻烦都没有。

  现在,这一不合理的局面似乎真的要开始改变了。媒体报道称,各州总检察长和司法部正在调查这些公司,而且周二还宣布了和标普达成一笔和解协议的消息。

  纳税人、选民和银行家们应该仔细了解一下这些交易。他们的行为问题大多数都发生在七年多以前。大多数的灾难都是银行和评级机构幕后交易的产物,甚至在雷曼兄弟垮台和救援发生一年前,一切就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调查和起诉这些公司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为什么没有任何特定的个人被起诉?如果和我们预想的一样,这些公司将不必承认有罪,那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相信眼下看到的就是对他们的适当惩罚?相反,看上去,这只是让他们花点小钱过关而已——和他们从自己的这种业务当中所获取的利润相比,罚款真是名副其实的小钱。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通过为基于贷款和其他债务的证券进行评级,穆迪评级从2002年到2006年总计进账大约30亿美元。2006年,他们为母公司穆迪贡献了44%的营收,较之2002年的37%增长明显。

  报道还援引一位前评级经理人的话指出,银行总是例行公事地去购买那些评级最好的证券。

  总而言之,对利润的贪婪,以及评级机构愿意给出高评级的意愿结合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扭曲的环境,几乎所有你面前的证券都有着最好的评级。当然,这不能全都归咎于评级机构,他们面对的产品经常非常复杂,而提供给他们的资料则并不充分,但是无论怎样,花钱买评级的做法确实是一种常见的存在,常见到足够让毒素在整个系统当中扩散。

  对于评级机构的调查动作迟缓,迟缓到足够糟糕。更要命的是,尽管在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是有过一阵对整个评级行业进行彻底检查的呼声,但事实上,哪怕到今天,这个行业的本质瑕疵依然存在。2010年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希望能够强化政府的监督,但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曼斯(Jeffrey Manns)在201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当中就指出,法案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反而造成了监管策略的冲突。

  曼斯的建议是,干脆想办法拆分这个行业,或者至少引入更多的竞争。他还建议结束证券发行方付费的模式。

  在证监会[微博]最新的评级机构年度概要报告中,谈到了危机时期的证券操控丑闻,比如高盛的Abacus丑闻等,有一个段落触目惊心。“在一家更大的评级狗,非评级部门的员工也参与到了评级工作当中,甚至参加了评级委员会的分析。”证监会写道,“这家评级机构在该部门员工的训练、监督和利益冲突审查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

  如果你是一位对评级机构、对监督他们的监管部门,以及确保前两者各自负责的司法当局都充分信任的投资者,我劝你还是好好想想,一个不久前的历史还贴着“垃圾”标签的行业,又怎么可能交出AAA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