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玮:美国国会为何突然批准IMF改革方案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2016财年支出及税务法案,其中包括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预算案,至此,拖延长达5年之久的IMF改革方案终于得以实施。美国朝野双方为何突然达成协议,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美国总统大选在即
众所周知,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即将拉开序幕。如果今年美国国会不能批准IMF改革方案,明年通过此方案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因为2016年底伴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众议院全部和参议院的1/3席位均需要重新选举或改选。另外,考虑到2010IMF改革方案是上届美国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主动发起并积极推动的国际金融治理改革,所以相信奥巴马总统有动力,也有义务在本届任期结束之前通过此项法案,进而不留下遗憾。
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
自从2010年IMF最高权力机构(Board of Governors)批准关于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之后,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充满信心地认为能够在2012年之前获得85%投票权国家的批准,及早实现IMF成立以来70年最重要的改革,进而为防范未来全球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做好准备。
但与绝大多数国家陆续批准IMF改革方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国会迟迟不能通过。本计划在2014年召开的第15届IMF份额评审大会(General Review of Quotas)也不得不一拖再拖。鉴于此,国际社会对美国国会的阻挠多次提出批评,这里不仅包括新兴市场国家,也包括美国传统的欧洲盟友,如法国,英国等。所以美国在全球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并面临被国际社会孤立的背景下,通过IMF改革方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美国国会的盘算
美国国会终于批准了IMF改革方案,但同时美国国会也设定了若干条件,可能会对为未来IMF的运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应当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首先,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在正式同意提高份额之前,应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使IMF废除“系统性免除”条款。一般来讲,IMF成员国可以接受的IMF贷款是有上限的。特许情况下,如需突破,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该国财务的可持续性标准。但是自2010年之后,如在处理希腊债务危机期间,IMF依据“系统性免除”条款,即根据一国的金融风险是否具有系统性风险,而不是财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标准,频频突破贷款上限。美国国会对此条款颇有争议,认为这一做法助长了受援国的财务道德风险,进而浪费IMF和资助国的有限资金。对这一担心,IMF,美国政府,美国国会三方未来需要加强沟通,尽快在多方的关切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方案。
其次,美国将继续参加IMF的“新借款安排,即New Arrangements to Borrow”,但是2022年之后是否参加需要国会的重新批准。“新借款安排”是1997年IMF成员国自愿加入的一个应急基金,是为防止IMF份额资金不足以应付金融危机时可动用的战略备用基金。目前38个国家加入,基金规模5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近19%。“新借款安排”在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美国2022年之后继续加入是“新借款安排”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需要积极与IMF开展合作,继续发挥其全球事务的领导者作用,从而确保在2022年能够顺利延续美国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地位。
再次,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在投票同意IMF的较大规模贷款方案之前,需要向国会提供相关材料,并征得国会的批准。这一条款主要是为了避免历史重演——美国政府代表2010年同意IMF份额和治理改革的决定,但事前并没有与国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此方案不能顺利通过。但是,从IMF角度来讲,这一 要求更多是“象征性”的,是美国国会对美国政府形式上的压力,因为对于较大规模贷款方案,根据IMF目前规定,只需成员国简单多数,即50%投票权通过即可。
(本文来自人大重阳网。作者胡玉玮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林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