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美国印尼大搞“南海航行自由” 其实非常无厘头

05.08.2021  10:42

  原标题:美国印尼大搞“南海航行自由”, 其实非常无厘头 | 京酿馆

  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美国与印尼决定启动“战略对话”关系,双方将携手在捍卫“南海航行自由”、 纳土纳群岛等领域加强合作。

  布林肯表示:“印尼是美国强大的民主伙伴,我们正在诸多不同领域共同努力。”印尼外长蕾特诺则表示,与印尼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将是美国在该地区“增加参与度的重要资产”。

  听上去美国和印尼在“南海航行自由”上是要深度合作了,就像美国军舰加入英国“伊丽莎白”航母编队一样。但俗话说得好,说归说,做归做。印尼和美国的这番表态,其实和美英在南海“刷存在感”大不相同,甚至包括正在奔赴南海的德国军舰也一样。

    “航行自由”,不过是一盘冷战残羹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南海航行自由”是个什么东西。

  “航行自由”这几年被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炒得火热,成为美国在南海、东海“刷存在感”的主要借口。但这其实就是个冷战词汇 ,简称FONOPs。

  这个概念源自里根时期,然后从卡特时期开始实践。搞这个概念的目的,是美国希望在不参加海洋法公约的前提下,给自己在各大洋的军事活动找个法理性借口。

  所以,美国赋予“航行自由”的核心意思,是美国舰机在他国海域和经济专属区的航行有权展开“无害行动”。

  亚洲海域过去并不是美国践行“航行自由”的重点区域。但201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所谓“河内讲话”,宣称“自由利用亚洲共享海域”“在南中国海维护国际法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之后,南海就成了美国宣示“航行自由”的重中之重。

  而美国的这种主张,和印尼的关切也确实有些关联,但并没有那么重大。

  印尼在南海与中国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纳土纳群岛的权属上。这个在东汉时期就被中国命名为“涨海”的海域,是中国专属经济区。

  在硬实力上无法与中国抗衡的印尼,近年来一直选择向国际组织告状的方式维持自己的主张。

  显然,今年5月以来将东南亚视作外交主战场的美国,就是利用了印尼和中国在纳土纳群岛的分歧,与印尼搞出了这么一个“共同捍卫南海航行自由”的约定。

  对于印尼来说,在这方面与美国合作一下,是个惠而不费的选择。

▲印尼与中国在纳土纳群岛问题上的分歧,主要表现为捕鱼权的争议。纳土纳群岛资料图

  印尼加入,但跟美国立场未必一致

  美国与印尼搞的“南海航行自由”这个约定,首先是名义上就不正确,很有点无厘头。

  因为,南海并没有出现过因声索争议导致“航行不自由”的问题。南海海域的航行,至少比经常“肠梗阻”的苏伊士运河更通畅。

  印尼和中国在纳土纳群岛的分歧,严格来说主要表现为捕鱼权争议,也就是在专属经济区问题上的争议。因此,印尼算不上是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与中国有直接争议的国家。

  了解了这一背景,再看印尼参加美国主导的南海FONOPs,就可以知道印尼参加FONOPs的初衷与美国不可能完全相同。

  美国希望的是壮大在南海对中国施压的FONOPs行动,对中国实施“灰色地带”战术,阻挠中国的南海主权得以实施,而印尼主要是想维护自己的捕鱼利益。

  而且,美国印尼“战略对话” 这个高水平关系2015年就定了,却一直没有启动,而同样是在2015年,印尼和中国也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议。

  协议里关于南海问题的表述,是“双方重申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尽早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双方强调“通过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分歧和争议的迫切必要”。

  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两头下注”的手段,但肯定不代表印尼将选边站队。

  现在印尼同意参加美国主导的FONOPs,不过是想变守为攻,但印尼却很难像美国一样谋求在南海耀武扬威。

  手里的牌不一样,战略重心不一样,双边协议的诉求又决定了行动上限,这些都决定了印尼和美国对FONOPs的立场未必一致。

▲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启程前往印太地区,并计划穿越南海。这是德国20年来首次派军舰到亚洲,德国《明镜》周刊称此为“一次进入政治雷区的旅程”。“巴伐利亚号”护卫舰资料图

  各刷存在感,动机和目的也不尽相同

  近来,不仅是印尼,以及英国“伊丽莎白”航母舰队,还有其他国家想在南海“刷存在感”。

  比如,法国两艘军舰5月参加了日本主导、美澳参加的东海联合军演,还派了几十人参加日本陆上自卫队主导的夺岛演习。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近日也从德国威廉港海军基地启航,带着240名官兵,计划航行7个月,要到印太地区晃一圈。

  乍看上去,这些消息堆在一起,似乎表明美国在南海组建的FONOPs“对华施压群”已经很有规模,不少国家都想插一脚。

  但其实并非如此。像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行前就已经宣布,在航行中将会坚持不偏离常规贸易航行线路;不会在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内通过,更不会穿航台湾海峡。

  “巴伐利亚号”原来还打算在上海进行一次港口停靠,展开正式访问,以“保持与中国的对话”,只是没被批准。这与英国“伊丽莎白”航母舰队的部署显然不一样。

  德国、法国在南海、东海活动,主要是担心印太地区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影响其在印太地区的航线安全和市场利益。

  而印尼作为区域内国家,之所以同意加入FONOPs,主要目的是想增加自己的筹码。

  因此,说起来似乎迎合由美国主导的FONOPs行动的国家在增多,但其实各方的动机和参与力度都大不一样。对此我们可以慢慢体会。

  一句话,虽然最近南海搞得很热闹,但也并非个别国家期待的那样——他们期望制造“得道多助”的幻觉。但这确实只是幻觉。因为,没有“”,哪有“真助”。

  特约撰稿人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