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了 市民乐了——成都打造宜居城市纪实

26.02.2015  21:03

  2014年,亚州开发银行对我国33座主要城市环境“宜居性”指数进行评比,四川省成都市排名第一,集中凸显了该市打造宜居城市取得的成效。

  治水:提升知名度

  成都治水历史悠久,2300年前的治水宏伟工程都江堰举世闻名。如今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取之府河水,依次流入多种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由“”变“”、由“”变“”的过程,实现了生态、美学、文化和教育功能的完美结合,揭示了成都“宜居”的城市特色。
  2012年年末,成都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消除413条“黑臭”中小河渠,实现“五无”(河渠水环境无违法排污、无垃圾堆放、无淤泥堆积、无集中漂浮物、无违法建筑)。从2013年开始,启动环城构建锦城湖等6个生态湖及8片集中水生作物特区,力争打造规模宏大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为中心城区和广大市民提供“绿肺”。

  治堵:提升幸福度

  拥堵是现下许多大城市都存在的问题,成都也不例外。截至2014年9月,成都市区汽车保有量达到307万辆,仅次于北京,而成都道路密度又大大低于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定的标准,三环路以内没有快速路系统,部分路段高峰时期交通几近瘫痪。破解拥堵问题,是成都加快发展必须着力突破的关键。
  治堵,成都的经典工程当属二环路的改造。该路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压力下,堵塞严重。由此,有人调侃:成都本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如今变成“来了走不脱的城”。
  改造面临一大堆难题:沿线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数千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将受到极大影响,交通“阵痛”则会辐射更多市民……长痛不如短痛,为破解“改造要堵,不改更堵”困局,成都实施“绿色、环保、生态、利民”方针,首开若干全国先河:一是全线在高架桥基础上,将快速路和快速公交系统合二为一,打造以公交优先为导向的“双快”;二是高架桥净空9米,比国家标准高出4.5米,保证了桥下空间的通透和美观;三是高架桥沿线5米以内有民居的地方,以及环境敏感点,专门设置了声屏障,路面铺设新型混合料,可比普通沥青混凝土降噪1至1.5分贝,防撞墙增高0.5米,既提高了安全系数,还有隔音效果,同时为距高架桥10米以内的住户统一更换了隔音玻璃;四是在沿线28对车站设置了过街天桥和自动扶梯,方便市民换乘快速公交。因处处体现了时代色彩,成都二环路被市民称为“快捷路、幸福路、光彩路、生态路”。

  治乱:提升美誉度

  2013年,数则微博集中反映投诉成都市政管理和市政建设中的种种乱象,呼吁政府出重拳治理。为此,2014年5月,成都实施了“金标准”战略。
  “金标准”,即“成都市市政管理与市政建设新规21条”,规定了市政基础设施建筑物外立面整治等21个“子项目”的建设标准,突出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和科学化,提高了成都市政管理和市政建设水平,也提升了这座城市的美誉度。
  “金标准”的能量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创新上。要求对地下管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破解了地下管道重复开挖的市政建设难题,使运营商在地下“动手术”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成都地下管道由过去的“家家建”变成了政府统一建,然后通过“零售”,由运营商以租赁或购买的形式,交付使用费和维护费后直接使用,这种模式在全国尚属首例。“金标准”的能量体现在“大美成都”的“零容忍”上。强行划了3条线:第一条是“绿线”,对森林绿地等进行界定,绿化管理按一级质量标准执行,如行道树要确保无缺株、严重枯枝,时令花卉则要覆盖饱满,无裸露土等。第二条是“蓝线”,明确湖泊水系的管理,要求河面要基本清洁,河道两边绿地要整洁,无积存脏物。第三条是“红线”,埋设生态用地边界界标,保护环城生态区内共133.1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不被城市扩张蚕食。据介绍,成都中心城区面积640平方公里,其中环城生态区用地占1/5,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屏障的生态效益将逐步显现,进一步改善成都中心城区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