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西昌的生态路径
从邛海治污出发,向湿地建设挺进,把生态成果延伸——
“凉山人太有福了,拥有这么美妙的邛海!”春节期间,成都游客何军呼朋唤友来到西昌,在温暖的阳光里,游邛海、骑单车,何军一行玩得乐不思归。
面积六倍于西湖的邛海,是镶嵌在川西南的一颗明珠,也是值得凉山人骄傲的一张名片。游客不知道的是,美丽的邛海也曾差点被严重污染变为一潭臭水。
近年来,凉山州、西昌市两级政府先后投资40亿元,通过六期改造,恢复邛海湿地2万亩,邛海湖水水质从Ⅲ、IV类全面恢复至I、Ⅱ类,邛海湿地保护建设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西昌也荣膺中国十大最美古城、中国十大生态城市等桂冠。
物理疗法,走科学治理之路
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低水平、掠夺式的开发,邛海周边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围海造田、网箱养鱼、湖边建农家乐等行为,造成邛海湖域水土大量流失,水域面积从34平方公里锐减到不足27平方公里,地表水质从I、Ⅱ类降至Ⅲ类,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西昌城市饮水安全频频告急。
邛海属高原城市湖泊,换水周期长、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污染,治理时间长、资金投入大,治理起来十分困难。为破解生态治理难题,在多方论证下,“邛海治理”拉开大幕。
自2006年以来,州、市两级政府在有限的财力中拿出12.75亿元投入邛海生态建设,全面实施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治理采取物理疗法,建设湿地,修复被围垦蚕食的湖周滩涂、苇塘、湖洲、湿地,提升邛海水体自净化、完善自我修复功能,走科学治理之路。
按照邛海流域环境规划,西昌分六期实施湿地恢复,总面积2万亩。不到5年时间,四期工程完成,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势头得到遏制。去年实施的五六期湿地建设项目完成后,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到鼎盛时期的34平方公里。
如今,走进邛海西北,人们会发现,观鸟岛湿地、梦里水乡湿地、烟雨鹭洲湿地、西波鹤影湿地,一个个有着梦幻般名字的湿地环湖而布。
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灵魂”
2006年,邛海边发现天然气资源,经探测蕴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国内外能源开发商闻讯赶来,纷纷表示有意投资。“金山银山”与“青山绿水”发生冲突,在州、市举行的听证会上,与会者纷纷投了反对票。决策者毅然选择“环境优先”、“邛海为大”,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如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已成为西昌人耳熟能详的热句。因为邛海,西昌再次成为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阳光旅游胜地。
西昌找到了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治理邛海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着力构建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建设能力保障等“七大体系”。西昌市市长马廷贵介绍,仅2010年就投入40亿元用于城乡基础环境建设、改造、提升,其中政府性投入占本地预算收入的37%以上。
生态文明,已成为西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该市把生态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西昌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和31个乡镇的《创建生态乡镇环境规划》。
生态产业,带来全面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这句名言正在西昌广泛流传,也得到精彩解读。
今年春节假期,西昌共接待游客18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09.17% ,其中自驾游同比增长248.18%。旅游业正由传统观光型向生态休闲型转变。
邛海地处安宁河谷,规模农业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一部分。着力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建成6000亩石榴基地、10万亩现代优质烤烟基地、万亩特色洋葱基地、万亩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目前西昌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2家,带动农户30万户,订单农业面积7万余亩,助农增收效益明显。
围绕再造一个“产业西昌”总体要求,西昌科学规划成凉、经久、太和工业园区,形成“一体三翼”产业发展布局。钒钛、有色金属、食品医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西昌提出,到2020年产业结构将由“2:3:1”逐步转变为“3:2:1”,第三产业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邛海治污出发,向湿地建设挺进,把生态成果延伸,西昌走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