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遗产“羌族妇女节”在中国古羌城举行

02.06.2014  13:44

茂县羌族民族舞蹈

人民网成都6月2日电(刘浏)今日上午10时,随着六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在阿坝州茂县中国古羌城演武场响起,羌族传统“瓦尔俄足”节暨为期长达一年的“阳光福地,风情茂县”2014萨朗美旅节正式启动。

茂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从成都出发途经汶川到世界名胜自然风景区九寨沟的必经之地,也是全国羌族核心聚居区和羌族文化的核心保护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羌民族文化。

每年五月初五是“羌族妇女节”——“瓦尔俄足”节, “瓦尔俄足”在汉语中是“歌仙节”或“领歌节”,发源于茂县曲谷乡河西村,源于古羌民族多神崇拜的宗教文化,是以祈祷歌舞女神莎朗姐"引歌"为主线,有独特民俗内涵的节日。此节是羌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活动,主要由妇女主持和举办,整个节日为期三天。

瓦尔俄足”活动当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民族服饰盛装齐聚一堂,村民端着前一晚精心制作祭祀女神莎朗的太阳馍馍、月亮馍馍登上当地女神梁子,举行“瓦尔俄足”活动。

随着尘封已久的咂酒开缸,村民们不分彼此地用自制 “吸管”从酒缸里“”上几口香甜醇厚的美酒,共同祝福全村人畜两旺、五谷丰登。

此时,不管是在斜坡还是平地上,由村里成家的妇女唱起婉转动听的民歌领舞跳起优美的莎朗,年轻女孩随着她们的带领翩翩起舞,男人们着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轻盈舞姿参与她们的喜悦。她们将这种独具羌族文化的魅力歌舞通过原生态、最古朴方式传给下一代。

瓦尔俄足”活动中,舅舅自始至终的参与,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与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郁的原始母系崇拜的遗迹,对了解古羌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女神崇拜、女性习俗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瓦尔俄足的传承方式,对羌民族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对羌族民间舞蹈莎朗的发展、演变极具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瓦尔俄足”节已有上千年历史,是羌族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习俗,也是羌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濒危文化的活态基因,富有典型的世界文化传承意义,在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茂县萨朗美旅节借“瓦尔俄足”节庆典之机的推出,旨在向世人展示茂县不仅有传承数千年的原始羌族人文和活态遗存,而且还有一年四季无间隙的大美风光景观、冬暖夏凉极具休闲度假优势的气候特点,打造与丽江泼水节、西昌火把节齐名的羌族第一节会。彰显以中国古羌城为代表的“世界羌族文明核心保护区”和“世界羌族文旅主要目的地”旅游形象,促进茂县区域旅游从大九寨观光过境地向观光、休闲、探秘、度假、康养目的地转型升级,在整个“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奠定“原生态羌族文化”和“智慧型度假胜地”相结合的新型旅游综合示范地地位。

茂县羌族民族舞蹈